生命鬥士 演繹真善美樂章--曾啟雄及江永旭(下)

0觀看次
A- A+

撰文/石于芳
攝影/張志生、周士龍、施龍文

有了一次關懷癱瘓個案成功的案例,2015年孫玉貴接到江永旭脊椎受傷癱瘓的個案,當她看到訪視團隊傳來他雙腳潰爛的照片,當天晚上難過得無法入眠。隔天早上迫不及待去家訪,父母說他雙腳完全無法彎曲的呈現180度,整天不是平躺就是斜躺,無法外出。孫玉貴安慰他們:「沒有關係,不能外出換醫生過來。」

孫玉貴找上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說他要親自往診。隔天簡院長帶著傷口造口護理師到家裡為他清創,院長一個禮拜去看他三次,造口師不忍心,有時候下班還私底下去探望他,看他的傷口,陪他聊天。家屬不太敢相信地說:「你們怎麼這麼勤快?」慈院對這個個案很投入,連復健師也親身往診了解狀況。

江永旭在十九歲那一年,因工作關係從高處跌下,頸椎四、五、六、七節受傷導致癱瘓,原本是好強的個性從此心情跌入谷底,「我這一生真的就這樣完了!」除了治療雙腳腐爛的褥瘡,僵硬的身軀豈是短時間就能復健得成,每次清創完,孫玉貴就鼓勵他一定要復健、努力動,十幾年沒有復健,只能靠醫院、醫療方面來補助,醫院還提供輔具,但他意興闌珊,父母也認為都躺十幾年了,復健有用嗎?

無奈之下孫玉貴轉而找曾啟雄幫忙,「有個傢伙,在床上躺了十幾年,我希望你能去看看他,看看有什麼火花出現!」

曾啟雄如正常人一樣開車來到江永旭家,江永旭一看到就說:「啊?這個人怎麼能開車來?」媽媽也存疑地問:「他這樣有辦法開車嗎?」孫玉貴說:「他有辦法開車,永旭還比他年輕,怎麼不可能?」

看到一個癱瘓者能開車,江永旭超級驚嘆,「好稀奇喔!」兩人相見甚歡,同病相憐,被激起鬥志的江永旭,此後就很勤快的,一週至少三天到臺中慈院作復健。

他積極配合西醫和中醫的針灸搭配復健,跟醫師之間緊密配合,一年左右,他終於開竅了,將曾啟雄設為目標,希望自己也能開車。復健師認為已經僵硬的雙腳,靠這些醫療的外來力量其實是有限的,唯有靠自己的毅力才能突破。

過了一段時間,孫玉貴又在想,父母慢慢年紀漸長,他還是要有謀生能力。一開始鼓勵他像曾啟雄一樣去學畫,阮麗英老師說不可能,因為江永旭躺了十五年,沒有練習坐,不只坐不住,還會褥瘡發燒住院。

但他的突破力很強,很有天份,畫了近三年,長庚醫院看中他的畫。簡院長為他高興,希望他能在《大愛醫生館》旁作畫。

慈濟人不間斷的關懷牽線,兩個脊髓損傷殘疾人因病結識,成為莫逆之交,也是患難之交,同願同行菩薩道。

臺中慈濟醫院院長及復健科主任蔡森蔚等人,來大雅共修處關懷江永旭及口足畫家曾啟雄上見習委員暨慈誠課程。(攝影/張志生)

曾啟雄口咬畫筆作畫,臉上堅毅的表情猶如述說著他的生命歷程,「我一路受到玉貴阿姨和師兄、師姊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和鼓勵,慈濟做的事我們看得到,唯有進來、唯有親身體驗過、受過慈濟人照顧的人才能體會得到。」十幾年前,懷著感恩心的他就想培訓,「如果哪一天能幫助人家,去關懷弱勢,生病的人,做一點算一點......」當時父親要照顧阿嬤,他自己也還不會開車,因緣不具足而作罷。

十幾年後的今天,他含著感動的淚水說:「我這次要受證是百分之百了!我們無法像一般人一樣的行動力,就是覺得如果可以鼓勵受傷、生病、行動力不怎麼好的人,或許我們更有說服力,因為他們比較懂我,我也比較懂他們一點。」

即將成為上人座下弟子的他,心情很雀躍也很悸動,這一生受到太多人的恩惠,他要跟著慈濟人一樣,盡自己微薄的力量,現身說法。

江永旭也說:「簡院長、師兄、師姊一直鼓勵我出來受證,點燃殘缺生命的火花,照亮更多人,我想我可以出來激勵像我們這樣走不出去的殘缺者,慈濟人給我愛,我也要將愛傳出去。」

兩位原本自我判定這一生無望的脊椎損傷者,在大愛、社會溫暖的滋潤下,爬出床,坐上電動輪椅、走入人群,下定決心培訓,即將要讓上人授證,邁向嶄新的人生,他們要將這分愛再循環,將這齣真善美的戲劇繼續演繹下去。

2021年上人場次歲末祝福,曾啟雄(前右)與江永旭(左)於11月21日接受證嚴上人授證與祝福,正式成為慈濟大家庭的一員。(攝影/周士龍)

11月21日,江永旭(左)和曾啟雄(右)完成培訓、授證,與陪伴他們的孫玉貴師姊成為了慈濟法親。(攝影/施龍文)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