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心傳】內科中的外科-陳建華主任(下)

0觀看次
A- A+

◎陳建華主任(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 撰文/明含;攝影/盧義泓、陳春淑

除了菸、酒、檳榔族是食道癌的好發族群外,頭頸癌患者因其癌細胞與食道癌細胞同源,也極容易產生原發性食道癌。因此陳建華主任建議此二類民眾可以每半年到一年接受胃鏡檢查,定期追蹤,早期發現病灶與治療,保有健康身體。(攝影/盧義泓2020.2)

生機藏在細微處

陳建華是內科中的外科,SARS事件之前,他曾到日本慈惠會醫科大學,學習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用微創處理早期腸胃道癌症,不需動大刀,更可保護其他器官,大大改善生活品質。他從健檢大德或偶發的病人當中,仔細篩選疑似的病例,透過影像增強系統,發現早期癌症。

2013年有位八十二歲的王老先生,胃潰瘍切片是良性,四個月後回診追蹤,發現切片結痂,表示痊癒了。未料三年後因疼痛來複診,竟發現是胃癌!醫學真的浩瀚無涯,一有疏忽就會枉送人命,因此陳建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這案例打破了醫療的成見,以往認為潰瘍就是潰瘍,癌症就是癌症,慢性潰瘍不會轉成癌症。」

評估王老先生只有高血壓,其他狀況都好,但不想開刀,陳建華鼓勵他用內視鏡來檢視癌細胞有無轉移的風險,卻沒有證據顯示。

內視鏡的優點是可以保留胃,缺點是無法切除胃外面的淋巴結,陳建華預留一個開刀房,花了四個小時,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切除病灶做病理分析,及早確定是早期癌症,所幸邊緣都沒有癌細胞擴散。恢復過程很順利,經過三天高劑量潰瘍藥治療即出院,如今他也八十九歲了,去年還來門診。
「他是慈院第一例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來治療胃癌,八年來我治療了十五個胃癌的病人。」

最近也有位八十歲的老婦人,因昏倒被外傭送來急診就醫,急診發現貧血、腹部有腹水,研判是脾動脈瘤破裂,導致內出血。主流的治療方法是請放射科做介入性放射治療出血,發現治療效果不佳,於是又請外科醫師做動脈瘤處理,切除掉腫瘤。

病人出院前一天,發現肋膜積水,引流之後不到兩天又送來,因為跌倒導致大腿股骨骨折,骨科開刀住院後休克,才發現是胰臟發炎,胰臟液外溢把器官腐蝕,皂化形成空腔,也就是假性囊腫。

雖然放射科向外引流了很多胰臟液,卻仍不斷流出,顯示胰管有受傷。會診腸胃科,用膽胰鏡做支架,讓破損處不再有胰液經過,但胰臟液每天的流量還是很多。
「究竟是支架口徑不夠粗?還是該打藥讓胰液減少分泌? 」

後來兒子接受建議,改換較粗的支架,病況較穩定,但常在診間接到他的電話詢問病況。兒子說媽媽的心願是希望不要再用胰液袋,因為很不舒服。
「外科伍超群主任說不能再開刀了,再開刀病人痊癒機會很低。我查閱文獻,本想用組織黏膠把洞黏起來,但後來放棄。」

伍超群主任研判病患不能自然癒合,有可能是組織纖維化,形成死的空腔。陳建華請放射科打顯影劑之後,果然發現問題癥結,於是拔掉支架,跨過缺損部位,改放口徑大的引流管,大幅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支架一直跟病患和平共生至今。

又有一位五十幾歲的先生,忽然沒了呼吸心跳,變成植物人。氣切後,很難移除呼吸器,得裝上鼻胃管才能進食,無法維護口腔衛生,每月需換管。太太帶他來請陳建華用內視鏡做胃造廔,改從腹部餵食。
「因胃造廔可以藏在衣服內,讓家屬推出去散心,三到六個月更換一次即可,可以大幅改善生活品質。」

外表剛正的陳建華,心細如髮,珍視每一個生命,總能及早發現潛在的危險,也設身處地讓病患活得更有生活品質。

領袖風範

幾年前,慈濟志業在大林舉辦兩天一夜的領袖營活動,邀請企業或有管理背景的專家來授課。
「我很不喜歡當領袖管人,因為人很難管,起初不是很有興趣,但領袖營對我的影響卻很大。」

有一次吃自助式午餐時,建華正巧排在林俊龍執行長後方,高大的執行長取菜時,丸狀的食物不小心掉在地上。
「我心想如果我撿起來放在盤子裡,這樣我鐵定就會出名了!」
「沒想到,執行長先一步蹲身撿起了丸子,喃喃自語:『沒問題啦!還可以吃!』」
這讓他看傻了眼,感佩這位人人崇敬的志業體領袖,竟然這樣以身作則,表裡如一,愛物惜福,不是嘴巴說說而已。

更有一次跟證嚴上人同桌一起吃飯,上人的食量很小,掉下的飯粒也會夾起來吃,但老人家顧慮大家跟他同桌用餐會太拘謹,食不知味,很快就起身離座,真是體貼入微替人著想。

有一位阿嬤因親人不在,由外傭帶來看診。她是趙院長轉介來的老病人,該做的檢查都做了,但她還是常會胸悶胸痛。
「她很神經質,不是讓人喜歡的那一種慈祥老人。」
「住院時我說她食慾不錯,都沒變瘦,她竟回答:『沒吃會死啊!』」
「女兒私下過來抱怨,說媽媽是裝病引起大家關注的。」
「但院長說她會來住院,一定大有問題。」

果然發現她有陣發性的心律不整,趕緊安排心臟科醫師開刀,燒掉纖維化的神經,繞道改善心律不整。不久後她又來了,說胸悶,做了胃鏡、切片,發現原來她跟名人賈伯斯一樣,罹患神經內分泌瘤,打藥後終於症狀得到顯著的緩解。

先入為主的觀念,常會誤判病況,陳建華從趙院長身上,看到大醫王的觀察入微。而在上人及林俊龍執行長身上,更看到了領袖的德風懿行。

加入慈濟之後,陳建華比較有佛教的輪迴觀念,體悟這輩子做得好,下輩子才會更好。他慶幸自己今生得遇許多善良的慈濟人,一起工作成長,讓自己的人生方向不偏差,總是往美善的方向前進。

後來因為有人捐了超音波儀器,陳建華更固定前去偏鄉駐診,可以當場為更多病人服務。雖然太太常抱怨她像單親的女人,獨力扛起家務,假日也見不到先生。但也認同慈濟人多是慈悲為懷,並不反對陳建華犧牲有限的假日,去偏鄉義診。

陳建華也效法王貫英拾荒捐書的精神,在慈濟五十週年時,用分期的方式,先後為自己及太太各捐了一百萬。
「因為她相信我,而我相信慈濟!」

2021年全球新冠病毒疫情緊繃,陳建華依然駐守在醫療最前線,因接種疫苗而連日發燒,但仍繼續守護生命守護愛。先後經歷了SARS、新冠病毒的恐慌,究竟是無常還是明天先到,他的體悟最是深刻。

執業三十年以來,生平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扮演好自己當醫師的角色,盡心盡力讓病人遠離痛苦,這就是陳建華行醫的初衷,也是一生不變的志業!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