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心傳】顏面重建,尊嚴重現-許博智醫師(下)

0觀看次
A- A+

◎許博智醫師(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 撰文/明含;攝影/張清和、簡元吉

許博智醫師參加培訓,完成四年前對於上人的諾言。[20210322攝影者:張清和]

醫病情

他讀過醫社系,中學時又愛坐在公車上閱讀人心,因此更能與病人溝通,也察覺口腔關節疼痛問題,常因心理壓力過大,或是生活遇困,導致肌肉緊繃,壓力釋放後就會好轉,過程只需多關心而已。

有位患者在坊間牙科診所,被診斷是罹患牙周病,診所醫師建議他拔牙,再做人工植牙,就不會有牙周病的問題。許博智則認為堪用為何不用,應以病人的需要為重,不以醫師的想要或專長為主。病人有選擇權,醫師只有建議權,不能代為決定。

有位家住岡山的二十八歲年輕女子,黃金的年華,卻為口腔到處破皮所苦,父母帶著她輾轉全台各地,尋遍各大醫院名醫,卻一直解決不了問題。直到求治北部某醫學中心後,被診斷為「貝西氏症候群」,且開了重大傷病卡,症狀緩解。但數個月後,又發現舌頭有一傷口不能癒合,已超過兩個星期,她先到社區耳鼻喉科診所求治,醫師建議她至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她立即回到之前求治的醫學中心,經切片後,證實是舌癌,醫師也安排了手術治療。2012年初,發現又有破皮,疑似腫瘤,經牙科證實是口腔癌,自付標靶藥物金額治療。

「癌末病人當中,口腔癌最痛苦,因顏面受損,且口水大量流出,發出惡臭,很難維持清爽,連親人也不愛接近,沒人幫她換藥。」

再加上她的個性倔強,求生意志不強,不肯接受抽痰,因會很痛苦,只能鼓勵其多走路,有益呼吸道暢通。大醫院怕有醫療糾紛,這樣的病人大多不敢收。母親私下詢問許博智,她的女兒還可活多久? 許博智據實以告,只能天天幫她換藥,再決定能否做其他治療。

後來腫瘤越來越大,壓迫到氣管都已偏移,須氣切才能維持呼吸道,否則可能會因一口痰噎住,很快就往生了。進一步治療兩個月後,腫瘤終於全部消失,但因原本的腫瘤處變成空腔,要塞紗布。

「我每次都親自換藥,不敢請護士換,因怕護士弄斷了頸動脈,導致大失血。」

許博智每晚隨時待命,出國期間還特地調教專人幫她換藥,把她照顧得清清爽爽,也活得更有尊嚴。

後來病患到二樓看展之後,表示她也想捐大體或在病房募捐。因她曾是插花老師,所以許博智鼓勵她插花義賣,更發動志工鼓勵其他病人幫她圓夢。她興奮得親自上花市採買花材,展現花藝。
「義賣才短短一個小時,就募得大約十四萬元。她從怨天尤人到建立自信,還會主動鼓勵隔壁病床五歲的腦瘤患者。」

往生當天,因她的遺願是想捐出眼角膜,當病理解剖老師。但姊姊信奉另一教派,堅持要請她的靈修老師修復她的靈,反對破壞她的大體。許博智帶著姊姊去見她往生後安詳的遺容,姊姊終於釋懷,感恩慈院成全了她的最後遺願。
「父母並將她生前的保險理賠金,捐出一百萬元給慈濟,注入功德海,造福更多苦難的眾生。」

因為求學的不順利,所以許博智從不會自以為了不起,認為醫師只是一種幫人的行業而已,不該有貢高我慢之心。

「我從不把病人當成是練習的對象,而是當成自己的長輩或父母。」

「以牙還牙,重建顏面」,可說是口腔顎面外科醫師的最佳寫照。但對許博智而言,「拾人牙『慧』,重獲尊嚴」,更是他窮畢生之力,努力追求的人生大智慧!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