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心傳】顏面重建,尊嚴重現-許博智醫師(上)

0觀看次
A- A+

◎許博智醫師(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 撰文/明含;攝影/張美齡、陳坤富

 

國際慈濟人醫會首次舉辦牙科研討會,來自六國的人醫會志工齊聚一堂精進學習。柯晶晶師姊介紹菲律賓志業園區。(右3)許博智師兄醫師。(20140409,攝影/張美齡)

身形高高瘦瘦的許博智醫師,在基隆出生,居住在台北市。

小才子

許博智的家境小康,父親在保險公司上班,母親全心在家教養小孩。家中的經濟都靠父親一人辛苦賺錢養家,卻從不吝惜花大錢栽培孩子。舉凡作文、心算、英文、鋼琴、畫畫、書法,無所不學。
「光是讓我學英文,就花了上百萬元。」
「從小,我就像個小才子一樣,忙著四處拜師學藝。」

自四歲起學鋼琴,直到國中因課業繁重而停止。為了讓許博智熟稔琴法,母親要求每天都要練彈一個小時以上。
「為了讓我彈琴的姿勢正確,彈琴時手背上放的硬幣也不能掉下來。」
「曾有老師讚賞我有音樂天分,推薦我到音樂學校就讀,但因父親擔心我將來要靠音樂吃飯太辛苦了而反對。」

許博智還曾向張炳煌等多位書法名師學習,精通隸書及楷書。當年練書法要懸腕寫字,並且每次練寫須一個小時以上,造就後來當醫師的許博智,手的穩定度很高,耐得住久坐,開刀時更能沉得住氣。

他也曾跟過漫畫大師劉興欽學畫畫,但所有的才藝中,唯獨對畫畫沒興趣。
「作業都請父親代做交出,卻諷刺地被老師指定參加畫畫比賽,差點露餡兒。」雖然許博智無法畫出大作,但也因從小經過藝術的薰陶,造就了他日後對於美學的堅持。

許博智的成績優異,考滿分的次數總是全班最高,五年級時又當選童軍隊長、糾察隊,因此可說是國小的風雲人物。

求學路,遇挫折

國中時,他就讀以升學為主的大直國中,競爭壓力很大,他的成績不再那麼優秀,只能保持在前十名。

在當時,國中課後要到老師家加強輔導。還記得當時有一位英文老師管教很嚴格,考試低於九十分的人,都要留下來補考,或利用周末補課。許博智雖是好學生,卻不喜歡如此被嚴格束縛。
「我常在課後就帶著需要補考的同學落跑,氣壞了老師。」
「沒想到,升上三年級時,又被那個英文老師教到,就像孫悟空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只能乖乖認栽了。」

當時大直國中全校前九十名的學生,幾乎都可考上建中,他是前三十名,大家看好他會是未來的建中生。沒想到,國三時因沉溺在武俠小說,全校排名落到三百多名,只考取了私立高中,這是求學以來首次的挫敗。

到了高中,因為家裡距離學校很遠,需要轉乘兩段公車通勤,耗費一個多小時。「我利用在車上時,看盡形形色色的路人與乘客,讀人也讀心,因此善於察言觀色。」

學校的老師,有的上課邊打坐邊教數學,有的帶著濃重的鄉音教國文,大家也都懵懵懂懂的,並不是太在意;下了課就到市中心補習數學,加強不足。但因沒有讀書的風氣,下課後也缺乏練習,雖然許博智在校的成績尚可,但大學聯考卻非常不理想,數學僅考個位數成績,讓母親失望搖頭。雖然高中時期的成績不甚出色,但也度過了一段快樂的高中生活。

後來選擇了重考,但成績依然不是非常理想。距離心目中的理想科系──心理系尚有段距離,最後,他考取高雄醫學大學的醫學社會學系。醫學社會學系是以培養醫務社工人員為主,班上同學以女生居多。

入學後,發現課程與心理諮商接近,但與自己的興趣有段差距,於是勤修普通生物學、微積分等課程,終於如願轉到牙醫系。母親幫他在高雄買了房子,讓他與妹妹同住。
「每天忙課業之外,還要煮飯給妹妹吃,讓妹妹專心準備轉學考,倒也算是一段難忘的人生體驗。」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