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明含
⌾張耀仁副院長(臺北慈濟醫院乳房中心)
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我從早上十點等到下午三點,還沒輪到我看病,到底還要等多久?」
「張醫師可是連午飯都還沒吃捏!」
「是啊,我們真的好幸運,碰到一位這麼有愛心,又這麼有耐心的大醫王!」
張耀仁副院長的診間外面,一位久候不耐的病人大聲質問護士。這時,另一位病患主動趨前,安撫她的情緒。盛怒中的病人嚥下了怒氣,又重新坐回椅子上,耐心等候。
張醫師的病人很多,有人建議他應該限號,不要看那麼多病患,中午至少休息一下;但他不忍心讓病人久等,中午幾乎都不休息。
「有些病人特地從中南部來看診,怎能忍心不看,讓他白跑一趟?」
「也有些病人會嫌前面的病人看太久,但輪到自己看病時,又講很久,講很細,這正是人性的矛盾之處,哈!哈!」
老病人因為比較能掌握病況,通常都會看得比較快,但病情複雜的病人,或其他醫院轉介來的,經常三心兩意,猶豫著要不要開刀,這時就得花較多時間溝通。
「其他醫師可能只會說:『要開刀,你再猶豫不開刀,是你家的事!』」
曾有一位病人全身刺青,混過黑道,因肝硬化、食道靜脈瘤破裂,開始吐血,到花蓮慈院請張醫師幫他開刀,康復後定期回花蓮追蹤,最後還是不幸因肝衰竭死亡,臨死前意識還清楚的時候,他非常感謝張醫師讓他多活了五年,也覺得這五年夠了。
「看久了就像是老朋友一樣,我調到台北慈院,他也跟著到台北來看診。」
這就是張耀仁醫師,平日話語不多,但總能用實際的行動,讓病患感受到他的用心與愛心。
允文允武
出生在台中后里的張耀仁副院長,祖父是當地的村長,在那個年代,父母都算是受過高學歷的知識份子。
張醫師的父親是音樂老師,出生在書香世家,生活原本就較嚴謹,加上日式教育的影響,厲行「體罰教育」,所以家中五個孩子經常挨打。張醫師是長子,父母對他的期望最高,管教也最嚴格,所以他從小潔身自愛,成績優異,一路都當班長,頗有領導天分。
初中時,張醫師搬到豐原念書,成績優異,直升台中一中,一中的校風很好,學生都很自動自發。
「那個時代的校園菁英,都認定醫師是最好的出路,不但能學以致用,更能行醫救世,所以我也就順著潮流走。」
但張醫師可不是只會念書的書呆子,他喜歡藝文活動,更熱愛運動,高中或大學都是學校的代表隊。當了醫師之後,平日仍喜歡到操場跑一跑,或偶而打高爾夫球;空閒時也會逛畫展、聽音樂會。後來承擔副院長,因院務太忙碌,只能偶而為之。
當年台大醫學院裡,美國海軍第二研究所還沒撤出,美國教授帶領研究團隊研究亞熱帶特殊的疾病,一開始只知道台灣肝炎的患者很多,卻不知道病因,後來才發現B型肝炎病毒,讓學生大開眼界,也深深體悟出,原來醫學還有很多成長的空間,可以讓生命更延長,對人類有極大的貢獻。
「會選擇外科,是因當年連體嬰忠仁、忠義分割的新聞,造成極大的轟動。」當時張醫師正在屏東龍泉海軍陸戰隊新兵訓練中心,接受為期三個月的新兵訓練,聽到這樣令人振奮的新聞,當下立定志向要當一個稱職的外科醫師。
一般人認為要將兩個出生相連的個體,分割成兩個獨立的個體,需要非常高度的技巧,還需具備過人的膽識,這也是讓張醫師選擇外科的最大原因。
服完兵役後,張醫師到台大當住院醫師。外科醫師幾乎是全年無休,連週休二日也要照顧病人,因為病人開完刀若有任何問題,一定都找主刀醫師,所以手機自然要全天候開機。
「我曾創下連續三十六個小時,都待在手術台旁開刀的紀錄,稍有空檔只能在病床上瞇一下,再馬上清醒準備開下一台刀。」
「有時假日一天跑好幾趟醫院,是常有的事 。」
「平常下班後,更要勤練體力,才能長時間幫病人開刀並照顧病人。 」
行醫生涯數十年中,因醫務繁忙,和妻兒相處的時間無形中就會被壓縮了,這時家人的理解與支持就更形重要了。
慈濟因緣
張醫師服兵役時,被分配到左營海軍總醫院的外科服役,比一般醫師更早接觸到外科。退伍後,他進入台大醫院,外科醫師的訓練有點像師徒制,學長、學弟之間以師兄弟稱呼,雖然訓練要求嚴格,但大家私下的感情卻像手足般濃厚。
許多師長都是張醫師很好的榜樣,像李治學教授衝勁十足,常說:「男孩子,要有野心!」勉勵外科醫師不管治療病人或自我成長,各方面都要夠積極,並設定一個最高的標準。陳秋江教授也要大家設身處地為病人做全盤的考量,細心加上耐心,往往是治療病人成功最重要的推手。如今他們都已過世,但曾有的教誨卻言猶在耳,令人懷念。
「一位優秀的外科醫師更該有雄偉的獅子心、精準的老鷹眼和細膩的綿羊手......」
1986年,證嚴上人建造慈濟醫院,當時只有硬體,缺乏醫療人力,於是商請台大醫院支援。台大醫院副院長杜詩綿教授,因為發現肝臟長了腫瘤,想提前為人生圓夢,選擇自台大醫院退休去接任花蓮慈院院長,因此以建教合作的方式,招募具有共同理想的醫師,前去支援花蓮慈院。
張醫師在花蓮慈院創院之初擔任外科部主任,為期兩年,篳路藍縷,非常辛苦,不過並沒有難倒他,他沿用台大外科制度,一手建立起了慈院外科的規模以及制度,並定期安排台大次專科醫師輪流過來開刀。
當年花蓮的醫療設備及專科醫師較缺乏,民眾若有嚴重傷病,有的手術無法做,如腦部開刀只能轉送到台北,舟車勞頓下,很多人都在途中死亡;慈院開設後,既有證嚴上人全力支持的硬體設備,又有台大醫師傾全力相助,短時間內就在花蓮建立起好口碑。
當時台大醫院真的很支持花蓮慈院,提供了所有資源,大大紓解了花蓮人需一路巔簸到台北求醫開刀的窘境。
「像陳楷模教授就很發心,每個月都搭早上第一班火車到花蓮開刀,再搭中午的火車回台大,從不間斷。」
1988年,兩年約滿,張醫師回台大擔任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其後又奉派至羅東博愛醫院支援,擔任副院長,期間並東渡日本留學,取得日本國立滋賀醫科大學博士學位,繼續服務病患。
1999年的921大地震,讓他深深感受到證嚴上人救苦救難的大悲心,心想醫師的天職也是慈悲救人,若能回到慈院發揮,力量應該會更大。所以張醫師選擇回到花蓮慈院行醫濟世,2005年,台北慈濟醫院創院,受邀出任副院長迄今。
攝影/盧義泓
「證嚴上人說醫院是最好的道場,每天不斷上演生老病死,醫師如果做久了,一定會麻木。」
「畢竟見多了死亡,會慢慢失去珍貴的初發心,只會把醫師當成是一種職業,甚至只是一個營生的管道。」
因此醫院若少了人文,只能算是一家商業色彩偏重的醫院;優質的醫療,一定不能忽略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