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我們真實力行了「慈悲喜捨」的校訓

0觀看次
A- A+

文/李家萓;圖/慈濟大學提供

「火車事故發生後,我就想說可以幫什麼忙?」慈濟大學印尼籍同學楊景湧清明連假留在學校,看到新聞報導心裡很難過,更希望能盡一己之力,他從學校訊息得知精舍需要志工,因此前去協助包便當;還有醫學系的卓昑穎,其實很想跟著醫護人員一起到現場急救,但她還只是個學生,所以以打便當的形式,將溫暖送給家屬和第一線的工作人員,祈願大家一起度過這個難關。

4月2日太魯閣火車事故發生後,慈濟基金會馬上啟動緊急協助機制,慈大校長劉怡均隨即請人文處主任劉議鍾協助了解是否有慈大可以支援的事項?第一時間,劉議鍾主任及國際處的濟任師兄便在各自的群組裡邀約連假留校的學生,運用自己的專業投入不同面向,一起加入志工的行列。

醫學院陳宗鷹院長在第一時間投入醫院大量傷患的搶救;國際學院林光慧院長帶著同仁先把國際學舍準備好,以備不時之需;教傳院何蘊琪院長帶著傳播系同學,協助現場的拍攝紀錄;人社院黃麗修院長則帶領東語系學生,協助人文真善美的文字紀錄。而社工系主任及教授們,在花蓮慈濟醫院協助花蓮縣政府社會救助科;劉怡均校長及顏瑞鴻副校長則帶領校內職志同仁與社區志工一起在殯儀館為罹難者助念,同時也陪伴家屬。

在花蓮殯儀館現場,學生志工為工作人員和家屬遞送茶水,其中有幾位傳播系同學,看到了各家媒體記者朋友們如何守在現場傳送新聞,大愛台新聞部陳竹琪經理也告訴學生們,這就是傳播系學生畢業後的工作型態;教導他們記錄必定得尊重家屬的心情和意願,回歸人本的關懷與真實呈現。

還有同學跟著精舍師父及師姑師伯們前往家屬區膚慰,學生們感恩能在此事件中付出自己一點點的力量,並體會無常及生命的寶貴。

前線的工作需要物資等後援,一群學生志工在精舍協助洗菜、打便當等。物治系楊景湧同學表示,大家一起互相協助,原來這就是愛的力量,團結一起讓愛傳出去。

劉怡均校長表示,慈濟大學的學生們跟著師伯、師姑學習,在這樣的過程中,他們可以了解如何運用專業幫助別人外,也可以知道即使是一個熱騰騰的便當,後面需要多少人的付出和投入。

除了在校生的參與外,還有慈大社工校友自願取消休假投入伸援行列,後中醫校友跟著慈濟醫療團隊為工作人員緩解身體不適。雖然他們都說他們做的只是一點點的小事,但卻是真實力行慈濟大學「慈悲喜捨」的校訓。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