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靜思語人文饗宴》系列報導
圖文/劉麗美
三月二十一日的嘉義靜思語人文饗宴,以音樂會呈現,在演唱團體裡,有一群特別亮眼的銀髮族,大多是超過七十歲以上的長者,唱起歌來認真投入,他們是默默守護大地的環保志工,平日鮮少唱歌的他們,為了要推廣靜思好話,努力練習跟上節拍及旋律。
七十四歲的張碧葉,十多年前從職場退休,就全心全力投入環保,很難想像靦腆少話的她,居然可以鼓起勇氣,面對大眾,又上台唱歌給大家聽;只因她謹記證嚴上人所說:「對的事,做就對了!」不管是做環保或表演,只要是對的事,她就能完全的投入。
每次音樂會彩排,在會場角落裡,有一位耐心等候阿葉的身影,他是阿葉的先生陳坤祥,他擔心罹患白內障的阿葉,夜晚視力不佳,所以就負責接送太太,保護她的安全,「感恩她為家庭付出,把孩子養大成年,現在她有想要做的事,我全力護持。」
一般為人夫者會希望太太「顧尪、顧子,兼顧灶腳那口鼎」,但陳坤祥卻是鼓勵太太走出家庭,多接觸人群,開展視野,「她是很單純的婦女,也很依賴我,但我希望萬一有一天我先走了,她不會感覺孤單。」陳坤祥說出內心對阿葉最真誠的情感。
陳坤祥有感而發,兒女都有各自家庭及生活,要能時時陪伴阿葉並不容易,而慈濟是個大家庭,阿葉在這裡能找到生活重心,有一天若他先離開人世間,阿葉不至於六神無主;在生活遇到問題,她有上人的法,也有法親可以商量、幫助。
陳坤祥年輕時曾到沙烏地阿拉伯工作數年,有次發生嚴重車禍,瀕臨死亡,躺在加護病房半年,經歷生死交關,現在可以健康的活著,他內心很感恩,體悟到人到最後一口氣什麼都帶不走;世間沒有任何東西是屬於自己的,就算是親人也是一樣,他要為阿葉的未來著想,才是夫妻間最真誠的愛。
靜思語:「小愛痛苦,大愛歡喜。」一般人執著於小愛,總要將心愛的人或東西據為己有,以為可以恆久不變。事實上,世間沒有一樣東西真正屬於我們,執著於小愛,很怕失去,就會覺得很痛苦。
而大愛則不然。若能打開心胸,將纏綿癡愛化為平等清淨大愛,那是一分歡喜、知足的心;夫妻之間,若能將小愛化為清淨的大愛,來生來世同心、同道、同志願,恆為清淨道侶,共同為人群付出,再續好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