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堅持的斜槓人生

0觀看次
A- A+

採訪.林美蘭

開店的契機

林文偉(右二)考取「汽車車體鈑金」與「汽車塗裝」乙級證照,並主動到花蓮高工汽車科任教,希望這門技藝被看見、被理解,更重要的是,不再被遺忘。(圖片來源:林文偉提供)

林文偉原本是一位汽車鈑金技師,在花蓮跟著父親學手藝,也曾走進全台各大原廠,不斷磨練技術與處世智慧。為了提升自己,他在一年內一口氣考取「汽車車體鈑金」與「汽車塗裝」兩張乙級證照。在證照普及的年代,這或許聽起來沒什麼特別,對文偉來說卻是一次對自我極限的挑戰──他是花蓮第一位取得這兩張證照的人,即使放眼全台,也非常罕見。

他分享這段經歷,不是為了炫耀,而是想對每位技職後輩說:「我能做到,你們一定也可以。」取得證照後,文偉主動走進花蓮高工汽車科,毛遂自薦成為技術老師。他希望這門技藝能被看見、被理解,更重要的是,不再被遺忘。

學生們從清晨學到天黑,為了讓他們隨時補充體力,林文偉總會在實習工廠放上餅乾,這也成了他最初的「開店」念想。(圖片來源:林文偉提供)

在教學的日子裡,他看著學生們從清晨學到天黑,他們比同齡人承受更多、付出更多。為了讓學生們隨時補充體力,文偉總會在實習工廠放上餅乾,這也成了他最初的「開店」念想──如果未來有一間自己的店,這些孩子便不用擔心餓肚子。

直到疫情爆發,工作量驟減,文偉有了更多時間去傾聽內心的聲音。那顆曾經埋藏心底的種子,也在此時悄悄發芽。

下定決心的時候

疫情間店家紛紛歇業,林文偉卻逆勢創業。最終,他以冷滷味作為起點──因為那不只是一份食物,更是一種能讓人感到安心與溫暖的味道。(圖片來源:林文偉提供)

疫情期間,許多店家關門歇業,街道一夕間變得冷清。文偉卻選在這樣的時刻創業,簡直就是逆風而行。身邊許多長輩好意勸他先緩一緩,但他總笑著說:「就像一場森林大火,沒有高大的樹木倒下,小草怎麼會有機會迎著陽光萌芽?」

最終,文偉選擇以冷滷味作為起點──因為那不只是一份食物,更是一種能讓人感到安心與溫暖的味道。

成為愛心店家的緣起

開店不久,黃秀眞師姊邀林文偉(右)成為「富有愛心店」,擺放竹筒助人,他毫不猶豫地點頭答應。(圖片來源:黃秀眞提供)

開店不久,黃秀眞師姊來到店裡詢問文偉是否願意成為慈濟「富有愛心店」,於店內擺放綠色竹筒撲滿,用於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當時文偉毫不猶豫地點頭答應。

彼此越來越熟識後,有一次,文偉向她表示:「我想加入慈濟特約店家行列。」

秀眞師姊沒有多問,只暖心地回了一句:「好,我來幫你。」並著手協助簽訂合作協議。這樣的信任與支持,文偉一直銘記在心。

後來,有不肖人士冒用慈濟志工名義,試圖收走竹筒撲滿。文偉馬上聯繫秀眞師姊確認,多虧她細心說明,幫他建立清楚的處理流程,也讓團隊同仁了解如何分辨與應對。

在這段合作關係中,文偉真正體會到:有善念,就不孤單;願意付出的人,終究會遇見同樣溫柔的夥伴。

0403地震的參與

2024年4月3日花蓮強震,交通中斷。林文偉(左)得知秀林鄉災情嚴重,主動請求總部支援,並帶領團隊進入太魯閣工務段,每天現場滷製,親手送上熱滷味。(圖片來源:林文偉提供)

2024年4月3日,花蓮發生劇烈地震,蘇花公路及中部橫貫公路崩塌,交通中斷,那是他們從未經歷過的混亂與不安。就在此時,台灣房屋東曜團隊的馬國浩聯繫文偉,希望提供八十份滷味便當,送往第一線的救災中心。文偉立刻回應,並加碼送出一百二十份。不是因為能力特別強,而是因為他知道:「有一分力,就該發一分光。」

後來,文偉得知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的災情特別嚴重,便主動聯絡滷味總部,請求支援物資。總部二話不說答應,團隊也親自進入太魯閣工務段,每天現場滷製,親手送出一份份熱滷味。

那些天,他們看見了災後的艱難,也看見了救難英雄的堅毅與村民的堅強。

那些天,滷味團隊看見了災後的艱難,也看見了救難英雄的堅毅與村民的堅強。(圖片來源:林文偉提供)

最後,想送你一首歌

這一路走來,文偉最想與大家分享的一首歌,是慈濟歌選中的《別害怕去夢想》。

他記得,有次在新城,練習曲文創公司創辦人胡文偉對他說過一段話:「別害怕去夢想,更不要害怕把夢做大。把夢想變成目標,把目標定得清楚,再把細節一一做到位。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誠實,剩下的,就是勇敢去做。」

這句話一直深深烙印在文偉心裡,也成為他創業旅程中最重要的信念。

林文偉(右二)銘記練習曲文創公司創辦人胡文偉的勉勵,將「正直做人、誠實做事、勇敢去做」化為創業信念。(圖片來源:黃秀眞提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