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靜惠

來自全台各地的「鏟子超人」齊聚花蓮光復車站,齊心前往災區,協助鄉親重建家園。(攝影:陳李少民)
2025年9月23日,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堤防破損,道路、橋梁與房屋,瞬間被傾洩而下的漂流木及大量泥流沖毀,光復鄉首當其衝。
在現場情況評估相對穩定後,全台各地民眾自發性地自備清掃工具、穿著雨鞋,湧入光復鄉為災民做清理,加上國軍的投入,迅速復原災區環境。台灣人的互助精神,溫暖了災民的心,感人故事一樁又一樁。
擁有豐富賑災經驗的慈濟,亦是第一時間號召志工前進災區救災、膚慰及陪伴鄉親至今。

10月26日,慈濟基金會在光復鄉公所舉辦「愛灑茶會」,與鄉親共聚。(攝影:陳靜惠)
10月26日,慈濟基金會於光復鄉公所,為鄉親舉辦一場「愛灑茶會」。
茶會前一天,玉里、瑞穗的志工一早就到現場,打掃環境、布置場地。從玉里、瑞穗、花蓮等處收集來的桌椅、布置道具,陸續載運而來。雖然玉里、瑞穗的志工大多年紀偏長,但各個默契十足又耐操。這兩天,還有一群來自高雄醫學大學的學生前來支援,一下子就將空曠的場地布置完成。
一場不期而遇的相見歡

蔣素娥師姊(右)任職花蓮慈院心理諮商師時,與林惠美師姊(左)結為好友。多年斷了聯繫,這次堰塞湖災害,兩人在付出愛與善的行動中不期而遇,甚是奇妙。(攝影:陳靜惠)
活動當天,場外設有芳療及筋骨舒緩體驗,除了芳療師外,還有兩位法鼓山的志工。其中一位志工蔣素娥師姊,一走進茶會現場,就被慈濟志工林惠美認出,原來兩人是三十年未見的好友,相見格外興奮,不約而同將彼此擁入懷中!
蔣素娥師姊曾任職於花蓮慈濟醫院,任職期間從社服轉至精神科擔任心理諮商師。當年慈院為志工安排醫療與衛教課程時,蔣素娥負責為志工教授心理諮商課,兩人因此結識,並成為好友。後因生活與勤務忙碌,漸斷了聯繫。此次光復鄉堰塞湖災害,蔣素娥也進災區貢獻心理諮商專業,為鄉親及志工們服務。
這場因同時付出愛與善的不期而遇,甚是奇妙。
藉茶會灑愛 接住鄉親無助的心

一張張典雅的小圓桌上擺放著《慈濟》月刊,封面映照著滿是泥濘的光復鄉街道。(攝影:陳靜惠)
光復鄉親們拿著邀請函陸續報到。茶會現場一張張典雅的小圓桌,每張茶桌上都擺放著一本封面是光復鄉滿是泥濘街道的《慈濟》月刊。一坐定位置,鄉親們幾乎不約而同地拿起月刊,專注地翻閱著內容。
茶會開始,司儀引言後,首先播放一段堰塞湖溢流摧毀光復鄉,以及全台志工與國軍合力為鄉親清理家園的影片。會眾們表情凝重地盯著螢幕,看著畫面中熟悉的街道、家園被泥流吞噬,好幾位鄉親頻頻拭淚,或許是傷心熟悉的家園不再,或是被全台「鏟子超人」暖了心......

耳邊傳來輕柔音樂,芳療志工在空氣中輕輕噴灑舒緩精油,淡淡清香瀰漫;鄉親將精油滴在掌心,慢慢感到放鬆。(攝影:陳靜惠)
接著,由楊婷舒老師的芳療志工團隊,領著現場會眾鄉親來一趟芳療舒緩。耳邊聽著輕音樂,芳療志工們在空氣中輕輕噴灑舒緩精油,頓時聞到一股淡淡清香;鄉親們深聞著滴在手掌心的精油,開始漸漸放鬆,兩兩一組,為彼此按摩舒壓。
鄉親的心都很單純,受到驚嚇就是要收驚。隨著芳療師的引導,雙手抱著胸,像呵護著受傷的自己,輕輕地重複對自己說:「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再緩緩地幾次深呼吸,也為自己加油、打氣。

玉里慈濟志工帶來《人間有愛》手語表演,鄉親隨著比劃,感受清淨滿溢的愛。(攝影:陳靜惠)
玉里慈濟志工帶來《人間有愛》手語表演,歌詞映照著鄉親們的感受,他們隨著志工比著手語,現場人人都能感受到這股清淨滿溢的愛。接著,還有江國誠護理長及慈院災後安心團隊與鄉親進行Q&A互動。
玉里組隊用心規劃的這一場愛灑茶會,接住了受災鄉親徬徨、無助的心,讓鄉親知道,他們並不孤單,慈濟的愛,永遠都在!

鄉親專注翻閱《慈濟》月刊。這場由玉里組隊用心規劃的愛灑茶會,撫慰受災鄉親的心,讓他們知道慈濟的愛始終相伴。(攝影:陳靜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