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光復漫延時

0觀看次
A- A+

文.王瀅琇(高雄)

9月27日,法脈宗門營隊前往光復協助清淤。無論是慈濟志工,還是社會各界人士,全臺「同島一命」的愛,都在這裡滿溢。(圖片來源:王瀅琇提供)

9月27日,我跟著法脈宗門營隊來到光復。走出光復火車站時,滿滿的人潮順流到街上。自動自發前來協助清淤的各路人馬,不論是慈濟志工抑或是社會人士,全臺「同島一命」的愛,在這裡溢滿出來。

我隨著醫療隊伍來到位於中華路的一粒麥子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駐點。慈濟向基金會商借此處,作為志工的補給站與休息站。花蓮慈濟醫院牙科李彝邦醫師巡視環境後,隨即與志工一起動手清掃,希望將屋內殘留的淤泥清掃得更為乾淨。

李醫師拿起鏟子清除淤泥,又拿起掃把掃除泥水,他說:「這黑土其實很肥沃,但現在很害人;就像牙菌斑一樣,所以要把它剷除乾淨。」話說完不久,一樓終於出現一大塊面積能看得見地磚,眾人感到辛苦終有回報而愉悅起來。

李彝邦醫師拿起掃把掃除泥水,說道:「這黑土其實很肥沃,但現在很害人;就像牙菌斑一樣,所以要把它剷除乾淨。」(攝影:張清和)

清掃隊伍裡,有一位高齡八十歲、大家口中的執行長夫人林媽媽洪琇美。她感動地說:「看到很多人投入,很感動。」其實,從火車站走到這裡並不容易,沿途必須避開路邊堆得高高的灰泥土,還得注意山貓怪手的作業,更需時刻注意腳下的泥濘。即便如此,一路看見眾人投入清掃的那幅人間最美風景,令洪琇美相當感動

時近中午,補給站裡陸續湧入回來休息的人潮。一對夫妻帶著一雙兒女路過,詢問能否拿些礦泉水?小妹妹不過十歲,弟弟也才八歲,她說:「是我自己說要來的,我想要來幫助人。」話語中流露出她迫切想幫忙的心,如此稚小,卻充滿了滿滿的愛。

小孩的爸爸雙手抱著鐵桶,問我:「我們要如何幫忙?」我說沿著路走進去,滿街都需要協助。隨後,我轉身拿來四瓶水與燕麥奶放進他的鐵桶,對他說謝謝,並請千萬顧好孩子的安全。

洪琇美師姊一路看到大家投入清掃,這幅人間最美的景象讓她非常感動。(攝影:張清和)

中午過後,我再度隨著醫療隊伍前往設立於臺糖前的醫療站。沿路佈滿長街的泥濘,舉步艱難;街上晃動的人流裡,人人一手鏟子、桶子或掃帚;屋子裡,眾人合力,一鏟一鏟接力剷除流入屋內的厚黑淤泥。這個小小的光復鄉,一天內湧入超過四千人,我眼睛所到之處,既感傷又感動。

下午回程時,路上遇見準備搭火車返程的臺中市救難隊人員。

「已經來三天了,今天有人來接班,我們就先回去。」隊裡一位年輕勇士說。

「辛苦嗎?」我問。

「還好,真的太嚴重了,能幫多少就多少。但看到有這麼多人來幫忙,覺得很有希望。」

在災區,我看見苦難,也看見希望。

在災區,雖見苦難,但更多的是看到人們帶來的希望。(圖片來源:王瀅琇提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