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2025年美東行團隊
由「美國佛教聯合會」主辦的第四屆「中美加佛教論壇」,以「心向和平,共創未來」為主題,於2025年9月11日在哥倫比亞大學會議中心隆重揭幕,也是我們此次美國紐約關懷行的重要目的之一。
近兩百位來自多個國家地區的佛寺與佛教團體領袖及代表,分別就「佛典數字化的現狀與未來發展」、「佛教在推動人類和諧與和平中的願景與實踐」兩大議題進行分組研討,藉此深化中、美、加三國佛教界的交流與合作,以此弘揚佛法智慧。
佛教論壇的盛會
2001年9月11日,恐怖份子在美國本土劫持民航飛機進行自殺式恐怖攻擊,衝撞紐約世貿中心大樓及美國國防部五角大廈,造成嚴重傷亡。(圖片來源:美國紐約分會提供)
9月11日,雙子星大樓的光束再次映照夜空,提醒世人二十四年前的無常與創痛。這一天走進佛教論壇,更感受其意義非凡——在災難的記憶中,以宗教的力量祈願世界和平,讓人心回歸清淨。
論壇中,從「佛典數字化」到「佛教促進人類和諧與和平的願景與實踐」,各地佛教團體代表紛紛分享對佛法的理解與實踐。有法師談到「六和敬」是社會和諧的準則;有法師強調素食與不殺生是世界和平的倫理根基;也有法師呼籲佛教徒要用慈悲與智慧,照亮人心的黑暗。無論來自何方,眾人都懷抱共同的願力——讓佛法成為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用出世的清淨心,做入世的事
德悅法師以「證嚴法師與慈濟世界理念為核心」為題,闡述證嚴上人秉承印順導師「為佛教,為眾生」為終身之志節推廣「人間佛教」。(圖片來源:慈濟美國提供)
慈濟基金會是由靜思精舍德悅法師代表,就「佛教在推動人類和諧與和平中的願景與實踐——以證嚴法師與慈濟世界理念為核心」為題,闡述慈濟創辦人證嚴上人秉承印順導師「為佛教,為眾生」為終身之志節,推廣「人間佛教」,於1966年創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以「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展開濟世行願。
德悅法師指出:「證嚴上人帶領全球慈濟人,合和互協,勤懇善道,以佛法為根、慈悲為本,走入人群,積極實踐人間佛教,一生奉行不輟,廣行無量義,以法華精神為精髓,走入苦難人間,膚慰眾生疾苦,自度化他,解行並重。」
慈濟在136個國家地區提供援助,不只發放物資,更喚醒人心的善念,幫助受災者以尊嚴重建家園。(圖片來源:緬甸聯絡處提供)
德悅師父進一步以慈濟一甲子四大志業為例,闡明「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的真實實踐:
慈善: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聞聲救苦;
醫療:守護生命與尊嚴,義診走入偏鄉與貧病地區;
教育:培育兼具專業與悲心的菩提青年;
人文:以真善美淨化人心,為時代做見證。
慈濟在136個國家地區提供援助,不只發放物資,更喚醒人心的善念,幫助受災者以尊嚴重建家園。悅師父總結:「用出世的清淨心,做入世的事。」這正是佛法和平精神的當代典範。
佛法的共同願景
佛教團體跨文化交流,共同強調慈悲、智慧、平等、包容;和平不是口號,而是善念累積的成果。(攝影:陳靜惠)
各佛教團體雖有不同文化背景,但都一致強調:
慈悲:不忍眾生受苦;
智慧:化解矛盾,超越對立;
平等:不分身分地位,彼此相依;
包容:共生共榮,燈燈相續。這分跨宗教、跨文化的交流,讓人深刻體會到,和平並非遙遠的口號,而是當下每一個善念累積的結果。
凝聚慈悲願力,共創和合世界
會後,許多法師與居士向德悅師父(左七)致意,表示更深刻理解慈濟在全球的用心與實踐,並讚歎佛法精神在人間的落實。(圖片來源:慈濟美國提供)
會後,許多法師與居士向德悅師父致意,表示更加了解慈濟在全球的深耕,也讚歎慈濟將佛法精神如此真實地在人間實踐。在場的慈濟志工聽完悅師父的分享後深受觸動,不少人感動落淚,感恩能有機會投入慈濟,與全球志工一同將佛法實踐在人間,並立下更堅定的心念,在菩薩道上持續精進。
在911的記憶中,佛教論壇提醒世人:和平要從心開始,慈悲與智慧要落實在人間。慈濟人願以菩薩心走入苦難,以行動實踐佛法,讓佛光點亮黑暗,讓世界因善而更有希望。
論壇閉幕:佛教願景與實踐
9月12日閉幕日,來自各地的長老與法師齊聚,分享佛法智慧與實踐,展現佛教推動社會和諧與世界和平的力量。(圖片來源:慈濟美國提供)
9月12日閉幕日,來自各地的長老、法師與佛教團體代表再次齊聚一堂,分享佛法的智慧與實踐,讓人深刻體會到,佛教不只是個人的修行,更是推動社會和諧與世界和平的精神力量。
論壇聚集來自中、美、加等地的法師、學者與佛教團體代表。會中強調:
佛典數字化不僅是技術工程,更能讓佛語普潤、保存珍貴遺產,使更多人能親近佛法;佛教智慧:佛法是和諧的教法,強調因緣和合法,一切事物相互依存,善因緣帶來和平,惡因緣則導向毀滅;時代呼應:在科技發展與社會紛擾,佛教應成為心靈依靠,推動「身心和諧、與人和諧、與自然和諧」;而真正的和平願景:和平,並非停留於協議,而在於人心的轉化,唯有人心淨化,世界才能和合共榮。
在科技發展與社會紛擾中,佛教成為心靈依靠,推動「身心和諧、與人和諧、與自然和諧」;唯有人心轉化,世界才能和合共榮。(攝影:徐郁茜)
閉幕式發表的《紐約宣言》強調,和平是人類共同的嚮往,沒有和平佛教便無法弘揚;佛典數字化是時代使命,使法語得以流通於世;佛教界應積極加強國際合作,促進跨宗教與跨文明的交流,同時勤修三學,落實慈悲與智慧,以減少衝突對立,為人類心靈淨化與社會和諧持續努力。
慈濟的呼應與實踐
聆聽各方發表時,更能體會慈濟的價值所在。慈濟不僅談願景,更在全球 136 國家地區以行動實踐:
* 在災難現場,透過慈善與醫療拔苦予樂;
* 在教育與人文中,培育兼具專業與悲心的菩提青年;
* 在跨宗教合作中,與不同信仰攜手援助。
慈濟志工所投入的並非只是單純的服務,而是將佛法的慈悲與智慧真實落實在人間。每一分陪伴都是安定的力量,每一次付出都是和平的種子。(攝影:朱立葦)
慈濟用實際的腳步,印證佛教的核心精神:「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在場的慈濟志工聆聽大會宣言與各界期許後,內心倍感振奮。他們深知,所投入的並非只是單純的服務,而是將佛法的慈悲與智慧真實落實在人間。每一分陪伴都是安定的力量,每一次付出都是和平的種子。能與全球佛教界同聲共願,更讓志工們堅定心念:原來我們所做的一切,正是佛教精神的延續,也是世界和平的重要養分。
這分論壇的交流與回響,成為慈濟人更深的自我肯定,未來要更精進,將「悲心宏願」化為具體行動,讓佛法的光明在人間生根發芽,散播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