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炒泡麵麵包

0觀看次
A- A+

文.明瀅(新竹)

 新竹區「大愛共善 共拔苦難」園遊會中,「炒泡麵麵包」大受歡迎,竟在中午前便火速完售,令團隊驚喜不已。(攝影/明瀅)

有些相遇,看似偶然,其實早已在土壤中悄悄生根;當你準備好了,它就會像花生一樣,讓所有的因緣自然浮現,自然成串。

2025年6月1日,我參加新竹區「大愛共善 共拔苦難」園遊會的「炒泡麵麵包」團隊,意想不到的是,「炒泡麵麵包」竟在園遊會當天中午前便火速完售。以至於有些民眾誤以為我們才剛開始準備,甚至有遠道而來的朋友撲了個空。還有些師兄姊明知只剩下炒泡麵,依然堅持要買。生意之好,完全出乎我們的想像!

為什麼這個超級暢銷品會這麼熱賣?當然不只是因為好吃,在我眼裡,這其中蘊含的是「一群人」共善的味道!

 炒泡麵麵包之所以熱賣,不僅因為美味,其中更蘊含了「一群人」共善的味道!(攝影/陳姝樺)

「炒泡麵麵包」的誕生,源自一群人在花蓮靜思精舍經行的因緣。今年三月底,姝樺師姊邀約維瑜師姊、儷璟師姊和我參加由古瑞惠師姊領隊的新竹青年接引團隊,兩天一夜的精舍經行之旅。

旅途第一天,瑞惠與麗珠興起了「青年接引團隊園遊會擺攤」的念頭,而擔任教職且正在見習的儷璟豪爽一口應好。一路下來,她不時思索著要賣什麼才好,最後提議了學生的點子──「炒泡麵」。

「你們知道什麼是炒泡麵嗎?」瑞惠不解地問道。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爭相解說,就算沒有具體概念,但她很信任我們對炒泡麵的看法。這個點子不僅新奇有創意,又深受年輕人喜愛,亦不會與其他攤位的品項重覆。

炒泡麵搭配麵包,不僅中和鹹度,還增添口感層次,就這樣華麗升級為人氣十足的「炒泡麵麵包」!(攝影/方秀美)

由於大部分師兄姊在園遊會當天已有主責的攤位或勤務,所以就由姝樺和我來負責籌備。為了確定炒泡麵的口味,我們從精舍經行結束後的一個多月裡,在家多次試作、請家人幫忙試吃,並透過LINE反覆討論。

有一天,姝樺特地帶了好幾種口味的泡麵到新竹靜思堂,現場炒給師兄姊們試吃。但炒泡麵口味太重,正在思索如何應變時,她聽說慈中的園遊會上,最搶手的是「炒麵麵包」。此刻,我們腦筋急轉彎,將炒泡麵搭上麵包,既可中和鹹度,還能增加口感層次。就這樣,炒泡麵華麗升級為「炒泡麵麵包」。

 為了呼應園遊會主題,團隊帶動親友,特別是學生和一般會眾;藉由這個機會,讓更多人認識慈濟、啟發愛心,一起耕耘福田,才是園遊會善念共振的目的。(攝影/陳姝樺)

「因為是學生的點子,當然要由學生自己來掌鍋!」這是團隊發想時的堅持,也為了符合園遊會「匯聚微光 成就大愛 」的主題,我們應該要帶動親友,尤其是學生和一般會眾參與;藉由這個機會,讓他們認識慈濟、啟發愛心,跟著大家一起做福田,才是園遊會善念共振的目的。

於是找人手的事情,多虧了瑞惠幫忙,還有儷璟熱心拉了一起見習的惠君,以及她的兩位朋友雅琴與美齡,其中美齡還帶自己高中生兒子來幫忙;姝樺家的師兄及三個小孩也是全員出動,順帶也邀請他們家鄰居的一對姊妹花,我則邀約我家師兄來做機動人員。此外,我們還規劃了跨攤位的促銷訂餐及外送服務,這部分就仰賴慈青蓓欣與智暐。當天潔瑩與紹剛也因慈青的好因緣,自發加入蓓欣的團隊,幫忙打包、裝箱、跑攤外送。這種情牽、互相支援的感覺,真的很溫馨。

 跨攤位的促銷訂餐與外送服務,仰賴慈青蓓欣與智暐熱心投入,讓園遊會更添效率與溫度。(攝影/明瀅)

這次活動帶給我們團隊最開心與感動的,不只是「炒泡麵麵包」順利銷售一空、提前達標,更因為彼此的自動自發,呼朋引伴,一個因緣牽起另一個因緣。當天雖暑氣難耐,人人頂著大太陽穿梭在攤位間,堅守自己的任務,盡心盡力。同時,我們也希望這次善念的發心,能播種在孩子的心識中,期待有一天,他們也會走上與我們一樣的步伐,影響更多人,更多家庭。

正如上人所說:「一分愛,一分光,若能啟發人人愛心,就有遍地『心光』照亮世間,讓苦難人在黑暗中看見光明與希望。」放眼當今世界災難偏多,上人教導我們要把握因緣多造福,從己身做起,影響家庭,進而帶動家人,讓社會更祥和,人與人之間的愛可以更加普遍。

 上人教導我們把握因緣多造福,從自身做起,進而帶動家人,讓愛在人與人之間普遍流轉,社會更加祥和。(攝影/陳姝樺)

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我的內心仍不時泛起波動。有時想著,當自己看不到未來的方向時,你永遠不知道現在的安排是為了什麼。直到走了一步又一步,回首再看,才恍然大悟,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至於我們現在正處於人生的哪一段,也許不得而知,也唯有在生命終點燈亮的那一刻才得以看見人生完整的樣貌。在那之前,我們還能把握因緣改造人生。無怪乎上人說:「對的事情,做就對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