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四八、三八

0觀看次
A- A+

文.靜 淇

五八、四八、三八,不只是個數字,也是深深刻劃在我生命的印記。

尤其慈濟即將迎接一甲子,雖然歲月更迭,環境今昔不同,回顧自己在慈濟的人間菩薩行,四十八年始終不忘初心。早年在《慈濟月刊》筆耕不輟留下的史料,在廣播音緣中,如實的宣流法音。有文字、有聲音,有自我成長的實踐與感動,這也是我生命中的大事記。

靜思語35周年音樂人文饗宴,主持人靜淇師姊(右)訪談資深慈濟志工(由左至右)蔡萬擂、林智慧、紀靜暘談靜思語的見證與改變。(攝影/魏宏州)

大事記是歷史的足跡,同時也是潛藏勃發的生命力。回想中區剛剛圓滿今年慈濟歲末祝福,與往年不同的是經藏演繹結合歷年在社區發生的大事記,除了故事感動人心外,也讓當年身在現場的師兄師姊,重拾逐漸淡忘的過往;同時讓後進的中生代、新生代,藉由故事看到慈濟的愛無處不在,更了解慈濟菩薩行的脈絡。

有資深的師姊告訴我,當看到一九九五年二月台中衛爾康西餐廳大火造成64人死亡,自己在殯儀館協助家屬認屍、助念的照片,事隔三十年後,儘管容顏已老,但生命卻因在慈濟而更顯老當益壯有價值。

衛爾康西餐廳大火,意外奪走64條人命。事發後,臺中分會社服組同仁及訪視組委員就市警局所提供的死亡名單,先發放一萬元慰問金予已確認亡者的家屬,現場並準備三十件往生被供家屬索取。(1995/02/16;圖片來源/臺中分會提供)

一位住在南投的師姊也說,九二一這場百年浩劫的大地震,中部鄉親承受了台灣大地割裂的苦難,處處斷垣殘壁,山崩橋斷、教室倒塌,斷炊停學。看到當時正值中年的自己在大鍋爐旁煮熱食的影像,她笑著說,這將是以後在自己的告別式,留給子孫最好的追思。她還對我說:「當時幾乎所有希望工程的動土典禮都是妳當司儀,尤其二〇〇〇年四月十日第一所動土的豐東國中,上人還親自出席」。我問她怎麼記得這麼清楚?她說當時我有如實的紀錄,才能留下意義非凡的歷史。

「有如實的紀錄,才能留下歷史」,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

921希望工程,香積師姊們十分用心地料理著各式美味食材。(攝影/陳和石)

回想自己在一九七五年因國家考試分發,從台南後壁來到人稱後山的花蓮,許是宿世因緣,遇見上人,從此將身心安住在慈濟迄今近半世紀。猶記得初訪靜思精舍,簡陋的建築,個位數的僧團,自力耕生,克勤克儉的生活,連自身三餐都無法溫飽而毅然成立的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卻能將「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大愛照拂蒼生。當下誓願要盡未來際,做上人的富樓那,說上人所說法,做上人要做的事。

早期的靜思精舍,建築簡樸,個位數的僧團,自力耕生,過的是克勤克儉的生活。(圖片來源:黃錦益翻拍/佛教慈濟基金會版權所有)

期間除了承擔慈濟各種大小活動的司儀外,也負責上人每個月在慈濟委員聯誼會的講話,以及講經開示的記錄整理,包括「吳尊賢社會公益講座」;勞委會、新聞局「幸福人生講座」;臺灣省政府「推動祥和社會專題講座」,及佛教界、企業界所舉辦的多場演講記錄等。如今再翻閱一本本當年出版的上人開示口袋書,即便紙張泛黃,但彼時跟隨上人北中南東行腳,除了當司儀,也在當天熬夜整理出上人演講內容,隔天一早呈給上人修改。此情此景,是一生中最難忘的師徒對話。

 臺北縣板橋市由行政院勞委會、新聞局及慈濟基金會聯合舉辦「幸福人生系列講座」。(1991/10/12;攝影/洪斯文) 

印象最深刻的,是花蓮慈濟綜合醫院於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四日舉行第二次動土典禮。當天欣逢慈濟十八週年慶,由印公導師與內政部長林洋港先生主持動土,佛教界真華、盛雲、靈根、成一、聖印、妙廣等十二位諸山長老引領大眾繞工地一周,主持灑淨儀式,現場萬頭攢動,莊嚴感人。

尤其觀禮台上的那副對聯:「慈披三界,婆心助解千門阨;濟迄十方,慧眼瞻降一世魔」的氣勢與內涵,係出自花蓮宿儒陳香老先生手筆,令人感動信服。我馬上將對聯寫在司儀稿上,也寫下了「今天的二次動土,是許多人以身體行動,以生命刻劃,共同接力譜出的動人時刻」,至今記憶猶新。

1984年4月24日花蓮慈濟醫院動土興工,各地慈濟委員代表歡喜執鏟。(攝影/林瑛琚)

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七日,花蓮慈濟醫院啟業前兩個月,為了廣募人才,特舉辦行政人員招考,計有兩百多人報名,考場就設在花崗國中。為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的選才,比照考選部公職人員考試的模式成立試務處,更拜託每年承辦臺灣省基層特考,對試務作業流程經驗老到的花蓮縣政府人事室的老同事全程幫忙。舉凡報名、考場布置、入闈命題、監考、放榜等試務工作,都是戰戰兢兢,務求圓滿。考試當天還陪同上人巡視考場。

考試的作文題目是「施與受」,現任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辦公室高專徐玲玲師姊,就是當年招考進來的優秀人員,那天和她聊到三十八年前的這段往事,歷歷在目,這也該是慈濟大藏經重要的篇章吧!

1986年花蓮慈濟醫院於啟業前舉辦行政人員招考,以公開、公平、公正的方式甄選人才,成為慈濟醫療志業歷史中的重要篇章。(圖片來源/慈濟花蓮本會提供)

同年四月八日,也是中廣臺灣臺《慈濟世界》廣播節目開播。回想當時花蓮慈濟醫院啟業在即,但院內儀器、設備等龐大經費尚無著落。三十八年前網路科技不若現今發達,遑論尚未誕生的大愛電視臺,單靠每月發行一次的《慈濟月刊》,實在無法讓西部民眾了解位處後山的這座醫院建院進度,以及守護東台灣鄉親生命、健康的急迫性。廣播的方便性及無遠弗屆當然是首選。

一切都是好「因緣」,成就了「音緣」,慈濟在臺中的起家厝──民權分會,於一九八六年三月十日正式啟用時,時任中廣臺灣臺臺長方政治先生和導播彭春雪女士,於拜訪上人後,決定在一個月後的四月八日起,每週一至週六,早上提供六點半到七點的時段,播出帶狀節目《慈濟世界》。

時段有了,誰來主持呢?上人慈容轉向我:「交給你做,多用心。」正是上人這句話,讓非科班出身的我,從此一頭栽入廣播志工迄今已三十八年。

當一個人靜靜地盤點自我生命時,感恩近半世紀前的殊勝因緣,讓我從西部越過中央山脈來到花蓮,而能參與早年慈濟的濟貧工作。爾後,因應時代脈動與民眾需求,緊跟上人腳步,步步踏實深耕至今四大八法完備;每個階段,慶幸自己都沒有缺席。

記得慈濟五十週年慶時,我曾向上人說:「今年正好是我進入慈濟四十年,廣播也已做了三十年。五十、四十、三十,好巧喔!」當時上人對我連說兩次:「這是你的好因緣」。

今年適逢慈濟五十八年,自省在慈濟四十八年的歲月,拳拳服膺上人教法,把握時間、善用生命;而三十八年的廣播音緣路,也讓我在空中廣結法緣。感恩因為有慈濟,在我生命的長河中,留下了珍貴的五八、四八、三八的印記。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