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奔波追蹤烏腳病 – 曾文賓找病因

0觀看次
A- A+

經過 37 年的追蹤,共蒐集 1881 例烏腳病病例,找出致病原因加以改善。我用毅力和熱忱把冷門熬成了熱門。──曾文賓

1958 年,曾文賓加入由臺大醫學院葉曙教授等人所組成的「烏腳病」研究團隊,開始到臺南學甲、北門,以及嘉義布袋、義竹等地展開疾病的診治與調查。

這是發生在臺灣西南部沿海地區的一種「怪病」,在日治時期就有,到了五○年代才被稱作「烏腳病大發生」,引起社會矚目,醫學界也開始展開調查,希望早日獲得醫學上的解釋,從根源著手。

「好像是在活人身上進行『分屍』的凶手!」曾文賓親眼見到烏腳病患者後,用這句話來形容這個可怕的疾病。他說,患者的四肢末端不知何故發生病變,先是膚色變黑,接著壞死、乾掉,像一條死去的蛇爬上他們的患肢,繼續向上蔓延,因此被稱作「烏乾蛇」。

患者因疼痛、不良於行,終日躲在陰暗的草房裏哀號,最終命運是被截肢、痛苦地死亡。烏腳病連小孩都不放過,曾文賓心疼所見過的一名孩童,3 歲時手指潰爛,4 歲侵犯到一隻腳,5 歲另一隻腳也爛掉,雙腳截肢後又因肺炎而死。

見到如此悲慘的人間景況,曾文賓怎能不挺身而出?已經患病的民眾,醫療能給予的協助很有限;研究團隊希望找出致病原因,杜絕這項疾病,免於更多人受害。

那時沒有飛機可搭乘,坐車從北到南一趟路實在很遙遠。曾文賓經常在下班後搭夜車南下,抵達新營火車站時正好快天亮;在車站等候 6 點第一班客運前往鹽水、學甲或北門。

若在嘉義縣義竹、布袋鎮做調查,他們也搭客運前往,還曾經從義竹乘坐竹筏沿著八掌溪,來到臺南沿海的北門,再由在地衛生所人員以機車接駁,載到廟口或病人家中訪視與診療,每天馬不停蹄。

當年西南沿海居民,大多住在茅草屋,室內沒有電燈,必須將病人揹到戶外,先為他們洗腳,再藉著天光診治。

雖然在地衛生所人員事先通知病人讓醫師檢查,但是有些患者,由於不願病情曝光而拒絕就醫。他們一開始還曾被病家用掃帚趕出來。

曾文賓能體諒那些患者或家屬是因為自卑而產生排斥,他們還是用誠意讓患者與家屬打開了心門。

為了研究居民飲用水與疾病的關係,他們在南部也養了好幾頭羊,每天請人給牠們喝同樣的井水以便觀察。

當時沒有電腦和網路,任何觀察發現都得靠手寫,一筆筆記下;他們所能接觸到的國外醫學期刊少之又少,做研究大多靠自己慢慢摸索方法;那是沒有電子計算機的時代,曾文賓要在一筆筆資料中得出各項數據,必須花費很多時間。孩子們放暑假時會幫他抄寫資料、進行核算。

1966 年、1989 年,曾文賓分別發表兩篇有關烏腳病的研究論文,這兩篇論文被許多國家衛生研究單位引用。後來還應邀到美國發表論文,並當場播放臺灣烏腳病患者因飲用水導致癌症的幻燈片,美方研究單位組團前來考察,並取回井水研究,結果跟曾文賓所發表的差不多,這才真正認定他的研究報告。

根據臺大醫學院的研究結論,1966 年,政府在西南沿海裝設自來水管線,徹底解決飲用水含砷量過高的問題,也大大減低烏腳病罹患率,使得這項一度盛行的地區流行病從此絕跡。


摘自:慈濟道侶叢書 翠巒微風(2013年出版)

本文為「大愛行」授權刊登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