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寶的樂活人生

0觀看次
A- A+

文.靜 淇

三位年齡加起來二百四十五歲的婆媽,為什麼總能妙語如珠,在短短的二十分鐘,用自己的生命經驗,解開許多人的心結而重拾幸福生活?其實無他,只因善用上人的法於日常。

《靜思語》出版35周年,此次透過音樂饗宴,讓靜思語力量化成音符與肢體語言,更加貼近民眾的生活。(圖片來源/靜思書軒提供)

今年第五場「靜思語三十五周年音樂人文饗宴」,七月十三日晚上在花蓮靜思堂展開,其中二十分鐘的「資深慈濟志工談靜思語的見證與改變」,三位婆媽才步下舞台走回座位,一位女士遞給靜暘師姊一張字條,上面寫著:「紀媽咪好,感恩您的無子西瓜救了我的家庭。現在的我很幸福美滿,宇宙超級無敵感恩。」

事後,聽她娓娓道來,始知家住新竹的她,幾年前婚姻瀕臨破裂時,正好聽到靜暘師姊「無子西瓜」的故事。於是她開始反省自己,改變剛強霸道的個性,用柔和善順的聲色相夫教子,終於翻轉了自己的命運,也圓滿了家庭。

再聽林智慧師姊的夫妻相處之道,由於上人的一句《靜思語》:「要比誰更愛誰,不要比誰更怕誰。」因而從「零智慧」蛻變成「淋智慧」的心路歷程,獲得很大的共鳴。想想,智慧如大雨般澆灌全身心,人生路又怎能不通達無礙呢!

唐美雲歌仔戲團演繹佛典故事。(圖片來源/靜思書軒提供)

有幸追隨上人近半世紀,常聽很多師姊向上人抱怨先生不乖、孩子不乖、婆媳問題無解等。上人都會教示這些女眾,要先把「太太」兩個字寫好,尤其中間的那一點要放對位置。如果那點錯放在右上角,就變成「犬犬」,早也叫、晚也吠,擾得全家雞犬不寧。有師姊說,那就乾脆把那點拿掉好了,上人回道:「那點不見了,會變成『大大』,大到無法融入別人的眼中、心中,處處礙人耳目,生活又怎能平安順遂?」

上人輕輕的一句話,點醒無數愚癡迷茫的心,因而改寫了很多慈濟人對生命與生活的價值觀。所以在慈濟大家庭中,夫妻同師同道同志願,比比皆是。

誠如上人所說:「我說的法,你們不只記得,還走出去說給別人聽,這樣我說的法才『有路用』。『有路用』就是有一條路可讓我們用,用在哪裡?用在學佛、修道、見諦」。

 「上人的話那麼重要、珍貴,《靜思語》不要只是我們這些人讀......」蔡青兒深覺應該讓更多人知道《靜思語》。(攝影/孫保源)

今年適逢《靜思語》發行三十五周年,感恩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師姊,延續「靜思語三十周年音樂人文饗宴」蔚為淨化人心的一股力量,再次策劃「靜思語三十五周年音樂人文饗宴」。每場同樣有二十分鐘的「資深慈濟志工談靜思語的見證與改變」單元,讓「老三寶」有說不完的《靜思語》,在生活中真實體驗的故事,而這些故事,也許正逐漸潛移默化某些人的人生。

這三位婆媽自稱「老三寶」,即便頭髮已白,但人生因有了慈濟而不留白。也該介紹她們出場了,就是紀寶(紀靜暘)、智寶(林智慧)和淇寶(李靜淇)啦!

「老三寶」──林智慧(左)、紀靜暘(中)、李靜淇(右),即便頭髮已白,但人生因有了慈濟而不留白。 (圖片來源/靜思書軒提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