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瀅琇(高雄)
4月3日,一場芮氏7.2強震,震出了驚恐,卻也震出了無所不在的愛。
◎原來愛早已鋪滿地
愛心商店店家在地震當下,發揮自己的力量捐助、準備熱食、幫助當地災民,同時也在網路上展開愛的力量串聯。(圖片來源/黃秀眞提供)
「地震之後,我們就開始打電話關懷愛心商店會員。」身處花蓮震央的吳湘瀅分享,即便受到了驚嚇,花蓮地區志工依舊心繫當地的愛心商店店家。
其中一位住在北濱的愛心商店會員,志工劉雅琪一直未聯繫上,心中始終牽掛著。由於餘震不斷,經報備及確認安全無虞後,她立即與團隊啟動關懷行動。
「其實幾乎每一間愛心商店,也都在地震當下去付出他們的一些心力。用他們的力量去捐助、準備熱食、幫助當地災民。同時也在網路上展開愛的力量串聯。」在關懷會員的同時,吳湘瀅也感受到了,原來一股愛的力量,早已鋪滿了整個花蓮。
◎「你好嗎?」啟動關懷
4月10日,慈濟基金會職志合一的職工與社區志工聚集在東大門夜市,一同展開關懷行動。(攝影/廖文聰)
這股安定的力量,也蔓延到了東大門夜市。吳湘瀅憶起,夜市中有一位起初對慈濟有許多誤解的阿伯。她說:「阿伯其實到了後來,每次見到我們到來,都很主動積極地互動聊天,再也不是冷冰冰的說『你們又來了』。」長時間的往來互動,志工與阿伯早已建立了良好關係。地震後,愛心商店團隊自然也牽掛著阿伯及東大門夜市的商家是否安好?
4月10日,慈濟基金會劉濟雨副執行長與各處室主管,以及職志合一的職工們,相約到東大門夜市展開關懷行動。
劉濟雨副執行長(中)和志工溫暖的問候,並送上精舍師父做的「榖力棒」及平安吊飾。(攝影/廖文聰)
強震後,花蓮有名的東大門觀光夜市沒了人潮,想必店家也將面臨生計的崩落,於是志工分成四條動線,前去為店家加油打氣。「地震的時候有沒有受到驚嚇?」「店裡的東西有沒有損壞?」志工溫暖問候著,並送上精舍師父做的「榖力棒」及平安吊飾。
有的店家歡喜感恩志工的關愛,有的一一述說地震當下的驚恐。志工輕輕地擁抱與互動,讓鄉親們的情緒有了出口。
◎愛接力 織成守護網
愛心商店團隊將商家的需求一一記錄,並迅速再次展開回訪關懷。(攝影/黃秀眞)
「這次的關懷行動,我們也都一一記錄了下來。」黃秀眞與團隊不僅記錄下來,也迅速再次展開回訪關懷,前後多達六次。有些需要長期協助的個案,她也轉介給社區志工接力關懷。
為了替愛心商店加油打氣,人稱「愛心商店酵母」的黃秀眞,總會在出發前,於「愛心商店群組」傳來一則貼心訊息:「今晚任務:不要吃或不要吃太飽,把肚子留給夜市。」自然展現了一分貼心與細心。
關懷行動尚未結束,花蓮愛心商店竟又新增了十四間,這分相互疼惜的心,串起了善愛相連的效應。(攝影/黃秀眞)
「那一晚的關懷行動中,有的要成為愛心商家,有的有家庭經濟及其他問題,需給予及時協助的,聯絡電話及住家住址都有當場記下來,請務必安排志工前往訪視,並安排後續協助。」劉濟雨副執行長也經常在群組裡叮嚀著。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關懷行動尚未結束,花蓮愛心商店竟新增了十四間。這分相互疼惜的心,串起了善愛相連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