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龍嘉文(馬來西亞)
在心理學裡有一個說法,如果要開始一個新的習慣,只需要堅持這個動作21天,它就會自然成為你的習慣。我自己是不大相信這個說法,因為失敗的次數太多了,但我覺得當中的關鍵,不是因為21天無效,而是自己對於要落實的這項習慣,並沒有真正的決心。十年前曾經想要茹素,但只是一念心起卻沒有下定決心,因為沒一個星期看到披薩就破戒了,但當我真正決定我要茹素的時候,一轉眼就十年了。
但策劃團隊也不僅僅是因為此考量而把活動調整成21天,主要是健康飲食挑戰和其他過往的挑戰不同的一點,在於這個挑戰的前後都有一次的驗血,讓大家見證當中的變化。
很多時候我們都以偏概全的告訴大家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雖然很多是常識,但在這個數字社會裡,缺乏了實實在在的數據的時候,也欠缺說服力讓大家真正正視自己的飲食習慣。
參與這個挑戰的兩個星期後,大家就可以陸續安排驗血,根據過去一年,超過一千位參與者,幾乎80-90% 驗血報告中的三高問題都有明顯的改善!
要達到這個標準,有許多的遊戲規則必須要遵從。比如這段時間,不能喝飲料、不能吃餅乾零食,不管是三餐還是點心,都必須遵守整全型健康飲食的守則。
對於大馬人而言,其中最常提出的疑問則是整全性健康飲食可以吃榴槤嗎?榴槤絕對是大馬人最關注的問題!之前網上流傳各種接種後不能吃榴槤的訊息,結果在疫苗中心真的有民眾問「接種疫苗後能否吃榴槤?」我問他說,如果不能吃榴槤,你還願意接種嗎?對方遲疑了一下,可想而知榴槤是多麼重要的事!
整全性飲食提倡天然食材,我們推崇吃榴槤,但不吃榴槤副產品,比如榴槤冰淇淋、榴槤蛋糕、榴槤火鍋等等等。但是站在健康的考量,榴槤一定要適量吃,因為榴槤高糖分、高卡路里,五顆就是一碗飯了!
雖然水果是天然的我們都非常鼓勵,但務必要注意有些水果的高糖分。一天的水果份量不超過兩份。
一份是:
一個小蘋果、一顆橙、半杯莓果、一片木瓜、一片蜜瓜、一條香蕉。
平常最懶惰吃水果的我,今天的水果份量是早餐一條香蕉、中午一顆榴槤、傍晚一粒山竹。
#DayTWO
#一起來茹素
#更重要是WholeFood
#晚餐的南瓜醬配豆腐太好吃
#午餐的青咖哩不油但很辣
#勇敢的嘗試吃完所有的飯看會不會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