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手機成癮這件事之八】六大心法之自我約束

0觀看次
A- A+

分享.羅慶徽(花蓮慈院副院長)|整理.編輯組
圖片來源.擷取自羅慶徽簡報

自我管理的定義,指的是「自我綑綁」與「自我約束」。雖然名詞聽起來有些奇怪,但它指的是毒品;而這裡所指的意思是,在我們與手機之間設一個障礙,不要這麼容易接近手機。

自我約束的三種方法,分別為空間約束、時間約束和類別約束。

這個觀念,來自我一直推薦的《多巴胺國度》一書。具體來說,自我約束的第一步,就是「空間約束」。例如,有些人會把手機鎖在家裡的信箱,然後將信箱鑰匙交給別人,這樣就不容易接觸到手機。

第二個是「時間約束」,也就是限制使用時間。例如我的一個朋友,規定自己在飯後可以使用手機15分鐘,其餘時間不用,也不以手機娛樂自己。第三個方法是「類別約束」,我另一個朋友喜歡用手機打電玩,後來規定自己只有週末才可以和家人一起玩。

這三個方法,都可以幫助我們約束自己。

 希臘英雄奧迪修斯為了不受妖女的歌聲影響,以蠟塞住耳朵的方式,將自己與妖女隔開。

空間約束,是物理式的自我管理。熟知希臘神話的人都知道,奧迪修斯在特洛伊戰爭結束後,以木馬進入特洛伊城,之後再回到希臘。他在第一站遇到了半人半鳥,非常會唱歌的妖女。由於她的歌聲優美,以至於所有船員都著了迷,結果船偏離航道撞上岩礁,導致船員喪生。

這位希臘英雄奧迪修斯得知此事後,以蠟塞住自己的耳朵,命令船員將他綁在船桿上,並告訴他們:「如果我求你們和命令把我鬆綁時,你們要把我綁得更緊。」這是他將自己與妖女隔開的方法。

 無論酒癮還是賭癮,成癮者為了得到所需,排除萬難的功夫是很厲害的!

以手機來說,空間約束就是將自己與手機隔開,不要那麼容易接觸。可是這方法一定有效嗎?其實不然。

有個很有趣的例子,一個人因為有酒癮,他的太太便把所有的酒鎖在書櫃裡,並將鑰匙隨身攜帶。有一次太太出門,先生便去檢查書櫃,發現有一個小洞,於是拿夾子把酒瓶的瓶塞夾起,再用吸管來喝酒。想想,一個成癮的人,他排除萬難的功夫是很厲害的!

由此可見,物理性的隔離,有時候也不見得有效。這一部分,醫學界就比較厲害了。例如減肥手術,可以將胃綁小,也可以切除一部分的胃,甚至進行胃繞道手術,還可以在胃裡放置氣球。這些方法都能幫助減肥成功,而這些都是一種空間性的隔絕。

 幫助減肥成功的各種手術,都是一種空間性的隔絕。

至於時間管理,從科學家對老鼠進行的實驗發現,假如一天之中,讓老鼠在長達6個小時的時間內,只要按下按鈕就可以吃到含有毒性的食物,老鼠很容易成癮並持續按下按鈕。如果一天只有一小時,老鼠就不太容易成癮。於是科學家建議,不要一有空閒或無聊時就拿出手機,因為使用時間越長,越容易導致成癮。

之所以想分享手機和社群媒體這樣一個負面的題目,除了我自己手機成癮,也看到手機在為我們帶來許多便利之外,所引發的許多問題。

您可能很難想像手機成癮的問題有多嚴重?一次我在收聽Podcast時,聽到神經科學家Andrew Huberman說:「不握著手機,許多產婦無法生產」,這讓我非常震驚。起初我不太相信,後來詢問兩位醫學中心的婦產科主任,他們的確見過這樣的情況。

 經過實驗證實,特定物品使用時間越長,越容易成癮,而成癮也讓許多現代人傾向「馬上要」而不自知。

成癮症,也讓許多現代人傾向「馬上要」而不自知,例如我一位朋友,他總是迫切地處理所有事情,不會考慮太多。

這在經濟學和財務管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做「延遲折扣」,指的是我們傾向於立即獲得200塊錢,也不願等待10天後再拿同樣的金額。而短影片社交平台的推波助瀾,往往能在幾分鐘內,讓我們的多巴胺水平急速上升,並使我們失去等待的耐心。

但事情絕不僅止於此,我們除了缺乏耐心,我們也不善於面對寂寞,很容易在空檔時,便想要找些事情,例如滑手機來打發時間,從而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自律和限制自己,反而會獲得自由,延伸至上人的教導,就是「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

此時,就要回到「自我管理」的機制──「自我綑綁」與「自我約束」。我們會認為,過度限制會使人生失去意義,但其實自律和限制自己,反而會獲得自由。將這句話延伸至上人的教導,就是「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時間上的限制,可以在特定時間內使用手機;空間上的限制,可以將手機鎖起來;人與人之間,想玩些什麼遊戲時,盡量只和家人或朋友玩,不要通過媒體或社群,因為這樣很容易成癮。

經由這些方法,我們可以更自由地控制自己,保持健康的生活與平衡的心態,拿回人生的主導權。

(整理自2024年7月16日志工早會)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