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羅慶徽(花蓮慈院副院長)|整理.編輯組
圖片來源.擷取自羅慶徽簡報
如果你和我一樣對手機成癮,該怎麼辦?上回分享了手機使用的六大策略,在了解「擁抱痛苦」的原理後,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三個「活在當下」──「誠實面對」、「等一下」及「享受無聊」。
◎「誠實面對」
面對成癮,首先要弄清楚事情的根源,並尋求他人的幫助。
文獻指出,戒除手機成癮或其他成癮行為,首先要弄清楚事情的根源。
成癮,是大腦被綁架的結果。許多人可能認為自己沒有成癮,但其實我們都很容易對某些事物成癮,正如「總有一天等到你」這句話。這個社會充滿了有趣的事物和各種誘惑,而我們的大腦尚未進化完成,無法抵抗誘惑,因此必須非常小心。
當我們陷入成癮時,應該尋求他人的幫助。例如我上班時,會將手機交給同仁,並請他們中午再還給我,這樣即使想拿回手機,但礙於面子就不好意思要回來。
史丹佛大學成癮醫學科主任Anna Lembke,藉由閱讀《暮光之城》來逃離婚姻的痛苦。
成癮究竟有多容易?例如史丹佛大學成癮醫學科主任Anna Lembke就對《暮光之城》系列成癮。在她40歲左右,第一個孩子正值青春期,由於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實在很痛苦,於是她萌生了再生一個孩子來撫養的念頭,認為自己會比較開心。可是先生不願意,兩人的關係因此變得很僵。她也在這段痛苦的時期開始看《暮光之城》,一看便覺得「哇!太好了。」因為故事太精彩,完全可以讓她逃離婚姻的痛苦。
Anna Lembke的人生,堪稱人生勝利組,但她一樣很容易陷入成癮。有一次,她半夜兩點還在看書,後來有了電子閱讀器,她甚至利用病人離開的片刻,抓緊時間閱讀。這時,她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透過「螢幕使用時間」,了解自己的時間究竟花在哪裡,進而更有覺知的做些有意義的事。
當成癮的事物找上你時,它就像《木馬屠城記》中的木馬,讓你覺得無害,甚至扮演救世主的角色,並以為你減輕痛苦的方式出現,讓人陷入其中。然而,世界上有太多有趣的事,很容易讓我們成癮卻不易察覺。
我們如何得知自己的問題呢?這時,可以在自己的手機設定上查看「螢幕使用時間」。每人每天都有24小時,卻沒有人多一秒鐘,透過「螢幕使用時間」,我們就能了解自己的時間究竟花在了哪裡;進而更有覺知的,在上班和睡覺之外的時間,用來做些有意義的事,例如陪陪家人或者好好運動。
除了上班和睡覺之外的時間,我們也可以選擇陪陪家人或者好好運動。(攝影/陳誼謙)
◎「等一下」
「等一下」這件事其實不容易。有句話叫「好奇害死貓」,但很少有人提到下一句,「但滿足又會把貓帶回來」。
我們很容易因為不開心,而將時間花在手機上,但這樣很快就會陷進去。所以當你很想滑手機時,除了像我請同仁保管手機,還會寫一張「等一下」的紙條,或者走一走再回來,想滑手機的念頭就過去了。
我還向一位師兄學了一招──「把上人請出來」。這位師兄以前一天要抽兩包多的菸,有一次,上人對他說:「你怎麼這麼『頇顢』(臺語;笨拙),菸一隻這麼短,你人這麼大隻,還被它控制?」
一次隨師時,這位師兄告訴我,他成功戒菸了。他說,每當自己忍不住想抽菸時,就將有上人法相的佛珠,從左手移到右手,並告訴自己要重複50次才可以抽菸。可是,當他移到第10、20次時,深覺自己怎麼如此不孝?為了抽一根菸,把上人「移來移去」。他就這麼戒菸成功了。
想滑手機時,請同仁保管並寫「等一下」紙條,或走走再回來,念頭就過去了。
「等一下」在科學上確實有其根據。大家或許還記得,管控愉悅和痛苦的神經幾乎在同一區域,所以只要能夠忍耐足夠長的時間,一邊是愉悅,一邊是痛苦的蹺蹺板,自然會傾向於平衡。就如血糖過高時,身體會自行調節以降低血糖般;如果能稍微忍耐一下那種痛苦感,愉悅感就會回來,情緒也會自然平衡下來。因此,我們應該想辦法用各種方法讓自己可以「等一下」。
◎「享受無聊」
當我第一次在《Science》上看到這篇發表於2014年的文章《Just think》時,真是嘆為觀止,因為它探討了純粹放空腦袋或純粹思考的重要性。
研究結果顯示,67%的男性選擇被電也不要無聊坐著,而女性僅有25%做相同的選擇。
我相信,你對於此項研究會感到驚訝。研究者讓一群大學生空手進入精神科會談室,坐在椅子上什麼事都不能做,只是靜靜地待上6到15分鐘,讓他們單獨與自己相處。
研究者對他們說,如果感到無聊,可以觸電一次。結果顯示,67%的男生選擇被電,也不要無聊地坐著;相較之下,女生也有四分之一會做同樣的選擇。其中,有一位男學生甚至願意接受190次電擊,也不要這樣靜靜地坐著。
後來有人問這些受試者,為什麼他們無法安靜坐著,單純地與自己的思緒相處?第一個人說,如果靜下來,就會想起不開心的事,所以他不想靜下來;第二個人則表示,他不知道該想些什麼。因此,他們寧可找一件事情來做。
練習「享受無聊」,並合理安排自己分心的時間與冥想,讓自己安靜地與自己的思緒相處。
你能想像嗎?原來我們是因為害怕寂寞而滑手機。有時候,我們需要練習「享受無聊」,並合理安排自己分心的時間。根據我的實驗結果及文獻建議,可以制訂一個計劃,明確地指出什麼時候可以滑手機,而不要整天抗拒,這樣太辛苦!因為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
例如,我們可以規定飯後滑手機15至20分鐘,因為一天只有兩次,這樣比較容易應付。再者,練習冥想也很重要,因為會冥想的人能夠安靜地與自己相處。
無論戒掉何種成癮行為,都要學會活在當下,並專注於當下。
證嚴法師教導弟子「前腳走,後腳放」。無論是戒掉手機成癮還是其他行為,都要學會活在當下,該忘的就要忘記,該放的就要放下,只要專注於當下。走路時就享受走路的單純感受,上廁所時就享受蹲馬桶的感覺,這樣我們就能真正享受當下,而不是被訓練成「多工處理」。
現在我的手機成癮情況似乎比以前好了,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現在可以不看手機也沒關係,不像以前一定要抓著它才能安心,讓我們一起努力克服挑戰。
(整理自2024年7月2日志工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