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手機成癮這件事之六】使用策略3之1

0觀看次
A- A+

分享.羅慶徽(花蓮慈院副院長)/2024年6月25日志工早會
整理.魏玉縣 編輯組

我們前後大約用了五週的時間,來探討手機對我們的影響,以及清楚手機成癮的嚴重性。可是手機不像菸或酒,只要戒了就好,這時候就需要一些策略的運用。

關於使用手機的策略,我參考了一些書籍,團隊也歸納出六個方法:第一是「擁抱痛苦」,第二是「誠實面對」,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叫做「等一下」,接著就是「享受無聊」、「謹慎使用手機」以及「自我綑綁」。

使用手機策略之六大心法。 

首先要講的是「擁抱痛苦」。人體有一個機制叫做「生理恆定機制」,也就是痛苦跟快樂像個翹翹板,幾乎是在重疊的區塊;當我們非常快樂,比如吃了美食,或者看了好看的電影,就會非常快樂,可是這時痛苦就會開始出現,會想把翹翹板拉平。整個精神運作就是這樣,想要快樂,竟然是「擁抱痛苦」。

「生理恆定機制」有如翹翹板,當我們感到非常快樂時,痛苦也隨之出現。

Anna Lembke教授在《多巴胺國度: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一書中,用了三分之一篇幅闡述,要「擁抱痛苦」才能戒掉毒癮,不只有手機。 

1968年,史丹佛大學有兩位學者在狗的兩隻後腿接上電流器,然後把電源打開。這時狗會張口慘叫、瞳孔放大,眼球幾乎凸出來,耳朵、毛髮豎起來,甚至忍不住拉了屎尿。

學者將電流器綁在狗的後腿進行成癮實驗。

這個實驗很殘忍,但是不奇怪,因為通了電流,所以牠會有這樣的反應。特別的是,狗被電過以後,會將尾巴夾在兩腿中間在屋裡走來走去,顯得非常不安。奇妙的是,當牠第二次被電時,雖然還是會有叫聲,可是已經不再尖叫,耳朵、毛髮也不太豎起來,似乎對痛的感覺已沒那麼強烈。

最不可思議的是,將狗放開後,這隻狗竟然高興地跳撲到電牠的人身上。作者用「一陣狂喜」來形容,就是「舒服得不得了」。

 經過一段時間,被接上電流器的狗似乎對痛感已沒那麼強烈,甚至感到歡喜。

其實這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2000多年前,大概佛陀或孔老夫子的時代,蘇格拉底因為講了當局不愛聽的話,就被銬了起來。他的學生柏拉圖等人都希望他趕快逃跑,但他不願意,他說:「痛苦跟快樂,是連在同一顆頭的底部。」因為他雖然腳被銬起來,但身心覺得非常平靜,他要平和地死去。所以2000多年前的哲學家,就有這樣的感覺——當我們痛苦時,有時候反而會帶給我們快樂。

Anna Lembke教授的書,已有中文翻譯本,而且翻譯得很好。裡面有一句話深深打動我,「我們痛苦,是因為我們逃避痛苦。」看起來感覺很奇怪,也有點「拗口」。事實上,這個學者自己也對鬼故事成癮,對那些愛情穿越劇成癮。

安娜蘭布克(Dr. Anna Lembke)教授於《多巴胺國度: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一書中(中譯版譯者:鄭煥昇),闡述如何「擁抱痛苦」才能戒掉成癮。

Anna Lembke教授有一個病人,打電動玩具打到成癮。他本來是史丹佛大學的一個金童,也就是很年輕的一個天才,也賺了很多錢,就因為打電玩成癮,整個人生都毀掉了。她告訴這個病人,「你要戒掉。」

 一名年輕患者,因沉迷電玩而毀掉人生。

這個年輕人開始打網球,又覺得光是打網球,好像也無法快樂。有一天打完球後,他去泡冷水,發覺「哇!好舒服」,之後他就愛上了運動之後泡冷水。在攝氏大約13、14度的冷水泡上一個鐘頭,再去測量他的多巴胺,數值增加了兩百倍,他就這樣成功戒癮了。

是不是很有趣?這就是翹翹板理論。

一般人普遍知道,運動完沖個冷水澡會很舒服,有些人習慣泡桑拿,很熱的那種。反正有很多種方法,會讓我們的身體受苦,再藉由擁抱這個苦,帶來愉悅跟快樂,所以這實在很有趣。

 凡事應該講求中庸之道,過猶不及,於事無益。

這也就是我們的心理師開玩笑說的:「痛快,痛快,痛極而快樂!」不過也要提醒大家,凡是要量力而為,運動可以讓肌肉「痠」,但不要到「痛」。尤其上了年紀,運動的穩定跟安全也是很重要的,但是會感受到痠和苦帶來的舒服與愉悅。

有一句《靜思語》是,「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我的心得是,痛,是我們追求快樂的代價;愉悅,是我們接受疼痛的回饋。希望手機不成癮,或是人生要往前走,有時候就是要「擁抱痛苦」。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