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住專欄
-
阿母的白扁豆
撰文/釋德怡;攝影/釋德怡、釋德譽 白扁豆是種容易生長,且產量較多的一種植物。 今年四月中旬,俗家雙親及阿姨、妹妹,分別從臺中、高雄、屏東至花蓮靜思精舍來看我。巧逢慈濟五十七周年慶,他們來的那天有朝山活動...
-
【法在日常】心量成就好事
撰文/釋德澡;攝影/黃筱哲、黃宗保、黃亦珍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上人於二○一九年二月二十八日晨語講述《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時提及:「佛的『心器』有多大,我們凡夫的『心器』就有多大。心能夠容納萬法,我...
-
不一樣的典座心得
撰文/釋德應 可以從三餐中與大眾結一分善緣;有因緣為眾人服務,是件很有福報的事,要好好珍惜。(攝影/編輯組) 這是受戒回來後,第一次輪到大寮當典座(煮菜),感覺分外不同。感恩可以從三餐中與大眾結一分善緣;有因...
-
自然之美就如清淨本性
撰文/釋德恭攝影/周幸弘、釋德恭 2019年12月26日,臺南區溫馨座談中,上人開示:「自然法則之美啊!很有次序,要用心看它,去了解自然法則。它們這二朵(松子)都是一樣,這樣後面自然的旋轉,一模一樣。所以,人心不也...
-
【法在日常】因核果海
撰文/釋德澡 一棵樹,初始只有一粒種子而已,因緣會合了,這棵樹纍纍的種子,就會不斷地產生。(攝影/黃筱哲) 《無量義經‧十功德品第三》云:「譬如從一種子,生百千萬,百千萬中,一一復生,百千萬數,如是展轉,乃至...
-
師徒之間
撰文/釋德勘 新戒子感恩進戒場前,精舍多位師父教導他們搭衣展具,殷切叮嚀注意事項,並為其準備相關物資,讓他們得以在戒場從容學習。(攝影/李彥緰) 有一種愛,感覺很輕淡,卻綿延不斷;在清醒時,在渾沌中,在得意時...
-
【法在日常】心安忍 顯自性
撰文/釋德澡;攝影/黃筱哲、釋德澡 工場即道場,不論寒暑,蠟燭間都是修行的好地方。 晨語時間,上人告訴大家羅睺羅尊者忍行的故事—— 舍利弗尊者和羅睺羅沿門托缽,遇到一群心生惡念的乞丐,將穢物放入缽中,...
-
境界與實相
圖文/釋德恭 我們的心念,總是心隨境轉,就如鍋碗瓢盆般,總是因著不同的使用者而隨之起舞,無法安住在原來的位置。 切菜這項執事有個主要工作,就是將使用過的器具歸位等善後工作。每天一早,這些鍋碗瓢盆,柴(蒸氣...
-
【法在日常】千錘百鍊 純有貞實
撰文/釋德澡;攝影/黃筱哲、黃錦益、釋德澡 上人說,佛陀每一生世無不都是上求下化,像啟動車輪一樣,不斷旋轉,轉凡成聖。轉什麼?精進什麼?要修、要精進的,就如碾米一樣,要碾開那一層殼。同樣的,眾生煩惱重重疊...
-
【法在日常】超越煩惱成菩提
撰文/釋德澡;攝影/黃筱哲、釋德澡、余春發 眾生都有與佛同等的智慧。上人晨語開示,信佛所說,契佛心智,行在法中,入人群結善緣,同時觀察眾生煩惱中的菩提種。 煩惱即菩提,在人群中能找出淨而妙的智慧。一如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