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感悟

0觀看次
A- A+

文.劉慧晶

生老病死既是自然法則,我們就要讓生命活得有意義,有尊嚴。(攝影/林晉成)

一早起床,出現了發燒、喉嚨痛等症狀,我於是立刻進行快篩,雖顯示陰性,但此症狀已過了一個多禮拜,因此必須認真對待。

上人常說,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則,但為保護大家的健康,也讓我能好好休息,我搬到獨立的空間隔離。在精舍「搬家」是件非常簡單的事,不到十分鐘,德瑝師父已將我的被單送來,而德璒師父則找了濃縮液;師父們非常有效率地照顧我,並迅速把所有事務都安頓好。德瑝師父打開窗戶,讓我在靜坐時感受到精舍日常的運作軌道,聽著風聲、鳥鳴、打板和祈禱聲,遠處的山河萬物瞬間變得莊嚴柔和,深深體會到上人為靜思精舍常住的關愛與堅持。

現代社會缺乏愛,若要回歸那分溫暖及單純,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愛喚醒」。(攝影/鄭春金)

雖然被隔離的感覺有點難過,但同時感受到師父們的關愛。這讓我想起,在貧窮國家、社區,他們除了缺乏物資、醫療護理外,還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愛。2023年12月初,臺灣民眾票選出2023年年度代表字,是「缺」;德恭師父於志工早會上分享「缺」,缺的是什麼?──「愛」。

婆娑世界是苦難的,而生老病死的苦難範圍太廣。從前,我是醫界中的一員,現在我是一名「近住女」,或許對於三千大世界而言,我也僅是滄海之一粟。雖然我如螻蟻般渺小,但可以在精舍這個家隨著上人、師父們修行,並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感受到多一分力量的奉獻,這世間就能少一分的苦痛。

人人發揮螢火蟲的精神,只要付出微小的力量,就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攝影/陳何嬌)

善念的循環,就如一把打開大腦慈悲利他區的鎖匙。當第一個善念被開啟並恆持,這個區域就會越來越亮;然而要如何恆持,便要將上人的法用在日常中,而處處溫暖的生機,就是無私的大愛。

溫暖在人間,我們要常常自我反省,照顧好自己的一念心,回歸清淨本性(無為法),才能和別人分享心中的善念及彼此的關愛;用心去做,藉事練心(有為法),藉由「做」來實現自己小小的心意,傳承法脈宗門,把「愛」傳出去。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