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做志工 等了25年

0觀看次
A- A+

撰文/林淑懷

林承均(中,前一)說,他等了做志工,等了二十五年。(連線畫面截圖)

林承均看了好幾年的大愛電視,對慈濟助人行善的這分心很嚮往,只是在耳濡目染之下,仍然不得其門。2023年8月5日早上,青年志工與上人溫馨座談時,中西區志工林承均向上人說:「我等了(慈濟)二十五年。」

◎與因緣擦身而過

進入慈濟才半年的林承均,神情顯得非常的喜悅,因為「因緣」一直跟他擦身而過;今天能進入慈濟,而且能面對面,這麼親近地與上人座談,何嘗不是「因緣」呢?

林承均之所以認識慈濟緣於921大地震,電視新聞報導很多有關慈濟志工援助救災的畫面,讓他很感動。年紀輕輕的林承均內心許下心願:「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成為慈濟志工,一起幫助人。」可惜一路走來,身邊沒有認識慈濟人,因此不了了之。

而後經常看大愛劇場,了解慈濟人所做的事、慈濟的人文歷史,也曾經上慈濟網站填寫志工報名表,「或許因緣不具足,還是不了了之。」直到2022年,朋友邀約他到臺中民權會所參加年終歲末祝福,才在「人間菩薩招生區」,填寫志工報名表。

隔年 2月,就接到志工魏秀雲邀約他參加社區志工茶會,「等了二十五年,終於進來了。」林承均說,慈濟很多勤務都很想參加,希望從各項工作中,能更迅速了解慈濟的四大八法。短短半年期間,他參與過香積、福田、訪視、環保、社區志工課程,還有每個月人文真善美攝影課程;尤其這一次加入經藏演繹,如果不是魏秀雲鼓勵:「你很有福氣,剛進來就遇到經藏演繹,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

林承均加入慈濟還不到半年,他認真地參與香積工作。(20230629攝影/簡鴻海)

魏秀雲還告訴他:「入經藏要吃素,還要品書會哦!」已經吃素二十五年的林承均,只擔心彩排會影響工作的時間。從事外送業務的林承均,想了幾天即答應魏秀雲:「師姊,我的時間已經非常彈性了,再找理由推託說不過。」既然答應參加,林承均發願一定要認真做到,跑外送只是少賺錢而已,沒什麼關係。彩排三個多月期間,除了發生一次小車禍缺席,可以說完全到課。

參加第四場演繹的林承均提及,演繹結束後,腦袋裡常常出現《說法品》中兩句話:「只因眾生虛妄計,六趣輪迴苦難離」。林承均不懂經文的意涵,便上網查詢,上人在《菩提心要》有開示,眾生因為受到五蘊「色、受、想、行、識」的影響,產生不好的念頭,而有計較的得失心;進而造作惡業,後果輪迴六趣「天、人、阿修羅、地獄、惡鬼、畜生」備受諸苦毒,造惡因受惡果,無量億劫不能自拔。

林承均(前,中)越練習越有融入經文。(20230614攝影/章宏達)

◎安全第一 守十為要

林承均談到自己過去跑外送,經常會為了「單量」計較得失,因此勤「衝」,因此做了很多違反交通規則的事情。明明知道違規會害己害人,林承均還是一意孤行,甚至跑得不順,心情不好,起無明火。

進入慈濟後,他甚至跟魏秀雲說:「師姊,慈濟十誡,遵守交通規則我做不到!」雖然很坦然表白,然而,林承均還是不忘提醒自己要修正觀念,「絕不能違規,騎車速度要放慢,錢賺多賺少沒關係,隨順因緣,安全第一比較重要。」這是他進入慈濟半年來,最大的改變。

彰化體育場,八場演繹畫下句點後,林承均仍沉浸在演繹情境中,心裡似乎對結束有些許遺憾。第二天一個人再去到彰化體育館現場,回憶當時的演繹畫面,心裡仍是震撼、感動,更多的是不捨。

經過四個月的演繹相處,林承均認識很多優秀的年輕人,這些志同道合的年輕夥伴,將成為他往後做志工的好搭檔。結束是另一個起點的開始,林承均向上人發願:「未來會繼續精進在人文真善美及承擔各項勤務。」

身為人文真善美攝影志工後,社區志工林承均仍拿起相機,留下彩排的畫面。(圖片來源:林承均提供)

「很真誠。」聽到年輕人真心表述,上人很安慰地說:「誠心、正心、信心、實心」不也是經文中「四弘誓願」的真實義嗎?

上人提及:「年輕人的時間很寶貴,為什麼彼此能同時間在這裡,這就是因緣。」上人鼓勵年輕人,要做一位佛法的傳承者,而且是人間的貴人,做給未來的人看,希望人人都可以做到。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