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甘露水」

0觀看次
A- A+

撰文/魏玉縣

羅明憲在8月3日上午,與上人溫馨座談,當時也有其他資深志工在場。(圖片來源:連線截圖)

隨著臺灣經濟快速起飛,人民的物質生活充足而富饒,卻衍生出種種脫序的問題。尤其民國79年(1990年)間,勞資糾紛事件頻傳,罷工、示威遊行屢有所聞。

行政院新聞局和勞工委員會有鑑於改善勞資關係,需從教育勞資雙方著手,因此自1991年1月起,與佛教慈濟基金會共同策畫、舉辦「幸福人生」系列講座。連續八年一共舉辦了一百多場;其中23場由上人公開演講,其他場次則由慈濟志工現身說法。

1991年7月13日晚上,上人應邀前往彰化縣立體育館對眾開示。車子駛近市區,沿路見到許多慈誠隊無畏風兩,全神專注地指揮交通。上人搖下車窗,叮嚀大家不要淋雨,以免感冒。但他們在夜幕低垂、風雨交加下,依然堅守崗位。資深志工羅明憲在2023年8月3日上午,與上人溫馨座談時提到,他也是當晚在現場執勤的慈誠隊員之一。

1991年受證的羅明憲說,當時他剛進慈濟不久,執勤時淋了一身雨,心情不太舒服。印象中,慈濟是很會關心人的團體,他心想,「我是個師兄,被雨淋了,都沒有人來關心我!」滿心抱怨的他,接著又浮起一個念頭,「我到慈濟,大概就到今天為止了。」

撤場以後,他回到休息室,正在卸裝備時,突然有一位志工跑進來,以興奮的語氣說,「哇!我很高興,這場的『甘露水』,把我身上的污穢,洗得乾淨溜溜。」羅明憲說,他當時頓悟了!同樣一件事情,在不同的心境下,竟然會有不一樣的想法,「碰到那種境界,他還能夠很開心地說,『這是甘露水。』真的是『一切唯心造』。」

羅明憲提到,他當時的感受真的很深,也從那時候開始,他在心中種下菩提種子。之後,他也經常與大家分享這段故事,以及自己當時的體會。

之後,羅明憲參與了多場的幸福人生講座,分享自己進入慈濟前的人生經歷,以及與慈濟的因緣,甚至是進入慈濟後,生命的體會與改變。1994年,他繼李朝森之後,承擔了中區慈誠隊長。三十多年來以身作則,陪伴中區慈濟人,在中區拓展慈濟志業,一直是志工心目中的典範。

第四場演繹即將在五點結束,原本清朗的天空,頓時天昏地暗,眼看著就要下起傾盆大雨。(攝影/林瑋馨)

這次在彰化體育館登場的《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他雖然因為腳疾無法入經藏,還是天天在場外坐鎮,陪伴機動、交通組的志工們。演繹第二天(7/29)傍晚,第四場演繹即將在五點結束,原本清朗的天空,頓時天昏地暗,眼看著就要下起傾盆大雨。

這天適逢星期六,前來體育館觀賞演繹的會眾,高達三千七百多人,就連館內外場的「第二現場」也已經爆滿。龐大雨勢將至,這麼多會眾,以及一千三百多名演繹人員,他們預料這些人當中,應該有很多人沒帶雨具。到時候要怎麼安全地疏散?所有的機動、交通組志工緊繃神經。

志工林聰明拿起一千多件備用雨衣,在等候區,一車一車地發給大家。雨衣不夠發,所以志工們優先將雨衣給了會眾,許多人就在雨中冒雨指揮近百輛的遊覽車。下雨,心容易亂,因此志工們更要沉得住氣。蔡明謀甚至打趣地說:「怎麼這麼有趣,今天就跟羅師兄當時在彰化體育館護法一樣,也是一場『甘露水』。」

經藏演繹期間,受杜蘇芮颱風外圍環流影響,交通組志工必須整日穿著雨衣執勤。(攝影/施龍文)

「因為是單行道,是開放的空間,要服務那麼多輛遊覽車,真的很辛苦。」羅明憲說,那種場面,可以真正感受到志工們的成長,「面對群眾、巴士司機,還有跟交通警察之間的溝通、協調,我們的師兄真的都很沉得住氣。」

人車都疏散後,志工林勇成告訴羅明憲,「我今天都沒有發火。」羅明憲讚歎他:「你進步啦,你在這當中,成長了。」在那麼複雜的狀況下,不只是林勇成,羅明憲看到所有的志工,都能夠安住心面對所有的困境與難關,用恬安淡泊的心境去處理問題,他說:「我真的很開心。」

從7月28日下午起至30日晚間,總共演繹八場。演繹人員、工作人員,加上會眾,每場都有六、七千人在現場流動。尤其一場結束,緊接著下一場人員進入時,如何能用最快的速度交換場,若非身歷其境,實在很難體會事情的高難度與複雜性。羅明憲提到,「那是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沙盤推演,才形成的共識。」

「我真的看到,面對那種狀況,我們的師兄是如何發揮智慧,以最快的速度,讓所有人員、車輛,迅速、安全地離場,而且交換得相當順暢。」羅明憲以其資深慈濟人的心情讚歎大家,不論輪到哪一區,人人都願意站出來承擔責任,「看到那種承擔力,就等於看到慈濟未來的希望。」

每一場都有六、七千人在現場流動,散場、入場的人潮,如何能用最快的速度交換場,若非身歷其境,實在很難體會事情的高難度與複雜性。(攝影/林瑋馨)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