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為護理 堅定人生定位

0觀看次
A- A+

撰文/林美宏

經藏演繹彩排一段OS,證嚴上人說:「這一次,慈濟想要蓋的永久屋,需要很多錢,你們~」林志鈴(粉紅口罩)高舉右手,大聲說:「我願意」。(2023.07.19攝影/曾富春)

「我願意!志為護理。」家住南投的林志鈴,就讀中國醫藥大學護理系三年級,暑假期間在醫院實習,面對病人的心情和醫病衝突,讓她深感挫折。參與《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彩排,重燃她的信心,堅定人生的方向。

◎用愛接力 克服困難

「當初秀蓁師姑問我:『要不要參加經藏演繹?』」林志鈴向訪視窗口彭秀蓁提出心中的憂慮,「雖然彩排練習都在星期五,但學校下課,再坐車回來,時間還是趕不上。而且暑假,我就要實習了。」

為鼓勵林志鈴入經藏,把握「百千萬劫」的因緣,彭秀蓁想方設法。最後找到慈濟人黃裕仁的兩個兒子,黃弘欣及黃重誠,兩兄弟剛好都在臺中上班,下班直接載她回南投。

「因為趕著下課回來,沒空吃晚餐,秀蓁師姑會幫我準備素食水餃或是飯菜之類的,都很好吃。」林志鈴的胃及心都暖暖的,彩排時,更有動力學習走位和新的動作。

除了彭秀蓁的貼心,還有團隊愛的接力,讓林志鈴更是倍感溫馨。

克服了交通問題,長達三個多月的彩排期間,林志鈴遇到許多難。一開始是實習問題。七月,她有一場實習需要輪白班、小夜、大夜,很多時間沒辦法配合彩排,「我甚至錯過了幾場驗收,中間,我還不小心確診了。」

林志鈴很慌張,「我覺得我已經落下很多進度。」所以快篩陰性後,趕緊回家參加彩排。「幸好師姑師伯都很關照我,緊急幫我加課、加課、再加課。我才能順利參加正式演繹。」

◎安身安心 學習付出

林志鈴(左二)是社區歲末祝福的人品典範,彭秀蓁(左一)帶著他們一家人上臺,分享慈濟大愛共伴,讓案家迎向希望的未來,期待將這分正能量散播出去。(2019.01.20攝影/張正佳)

林志鈴是家中唯一的孩子,2015年,林爸爸六十幾歲,工作不穩定,僅靠打零工維持家庭開銷。媽媽是外籍配偶,患有憂鬱症、躁鬱症、恐慌症,年紀懸殊的兩人常為了經濟困境,爭吵不休。

當時林志鈴國中一年級,媽媽向她小學老師林麗真訴說屋頂漏水之苦。林老師是慈濟會員,遂向社工提報,慈濟即啟動全面性的關懷與協助。

訪視志工結合慈濟營建處,到她家進行房屋修繕,才發現,這個家不僅需要修補,人心,更需要膚慰。除了給予長期濟助,並協助林志鈴的註冊費及申請新芽獎學金。生活穩定了,慈濟人的陪伴與關懷,改善了家庭氛圍,也漸漸打開林媽媽的心門。

林志鈴很感恩在最困難的時候,慈濟像天使般地走進她們家,「爸爸肩上的負擔減輕,家不再漏水,晚上終於可以一夜好眠了。」

林志鈴是慈濟育成計畫的學子,從小成績優異的她,心中一直害怕著,「能不能繼續讀書?」

「是師姑、師伯,讓我有依靠,得以繼續升學。」每年領取慈濟新芽獎學金,林志鈴有道不盡的感恩,「我受慈濟的幫助,未來要回饋社會。」除了把學業顧好,她也加入慈青社。慈濟的浴佛、歲末祝福、環保等,她也都會參加,親自體驗服務人群的真實義與快樂。

溫馨的五月,林志鈴(左二)參加浴佛典禮,感念佛恩、親恩及眾生恩。(2019.05.12攝影/蔡金旺)

◎重燃助人熱情 培養專業回饋社會

林志鈴參與經藏演繹,每當彩排來到〈大船師〉時,都重重地觸動她的心。

剛到醫院實習的她,「面對病人的心情和醫病間的衝突時,有時候會對自己的未來感到困惑,我究竟能不能繼續走下去。然而當我回到彩排場地,聽到『大船師,運載群生,度生死河,至涅槃岸。』我的心裡就會受到洗滌,重新燃起幫助病人的熱情,更有信心去面對病人。」

她感恩上人給予好前途和珍貴的因緣,更向上人發願,「我會跟著秀蓁師姑腳步加入助人的行列,完成學業,成為專業的護理師,然後繼續幫助他人。」

上人祝福她,期待學業完成後,回到慈濟醫院服務。

林志鈴大聲說:「好,我願意!」

【2023年8月4日經藏演繹分享-找到人生的定位】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