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善種子至遠方蒙古國

0觀看次
A- A+

撰文/張文黛(花蓮)

「上人,景仰您很久了!今天終於有機會來見您!」來自蒙古國的Serj,與幾位蒙古國的朋友,一同來面見上人。

當Serj用英文和上人分享時,志工黃一雄協助翻譯成中文;同時,宗教處也委請志工介文清,為Serj做全程的即席口譯。

介文清師兄(後排右一)為蒙古國的教育與科技部長夫人Serj做全程的即席口譯。(前排左起,劉怡均校長、駐新加坡大使童振源先生,攝影/吳旬枝)

◎希望將善種子傳至蒙古國

黃一雄是位醫師,在蒙古國義診時,認識了企業家Serj。當時,黃一雄很想將慈濟推展到蒙古國,於是向Serj介紹了慈濟;Serj聽後非常的感動。於是,黃一雄找了常在北京、北美與臺灣三地當志工的介文清師兄和姚蒔菁師姊,就近陪伴Serj。

「我們找了很多英文版的介紹,希望他們能了解慈濟的精神與上人的理念,包含志工早會的英文版資料等,在雲端會議室(Zoom)上,與幾位蒙古人互動了一段時間。」姚蒔菁說。

互動一年多,期間Serj陪同先生到洛杉磯和紐約進行公務會議時,姚蒔菁也聯繫了美西與美東的慈濟志工,讓Serj也能多了解美國慈濟。後來得知,原來Serj的先生,是蒙古國的教育與科技部長。

「您這麼喜歡慈濟,不如到臺灣走一趟,親自去感受慈濟的四大八法,也向上人請益,才能把慈濟理念帶回蒙古。」姚蒔菁對Serj說。

蒙古國的教育與科技部長夫人Serj(右三),首次到靜思精舍拜會上人。(攝影/蔡美鳳)

因為這分因緣,促成了Serj到臺灣參訪的機會。自四月二十日抵臺後,重點介紹了慈善、醫療、教育和環保等,包含參訪臺北、三義、臺中、花蓮慈濟醫院,並參與瑞芳義診,更參訪了大愛感恩科技、慈濟大學、慈濟科技大學等,希望他們能夠多了解慈濟。

在大愛感恩科技時,Serj對海洋汙染的影片相當震撼,尤其當海龜的鼻口抽出一根吸管時,更是感到觸目驚心。她說:「愛護動物、環境汙染、地球暖化的工作,原來這麼重要......蒙古國太缺乏環保教育,希望大愛感恩科技能多給我們環保教育。」

當場,姚蒔菁將Serj的需求,表達給大愛感恩科技;因此,他們也提供了許多英文版的環保教育內容,未來還可再與他們多分享環保教育的議題。

◎來自遠方蒙古國的祝福

Serj(右二)於臺中慈濟醫院參訪,深被醫療人文所感動,尤其中西醫合療部分,令他們印象深刻。(攝影/陳芬蘭)

Serj向上人表達,蒙古國因為氣候的關係,冬季很長,從九月中到隔年五月,在氣候偏冷下,綠色蔬菜栽種很不容易。而當地人們以肉食為主,也間接造成了很多疾病,包含心血管等疾病。

當他們參訪慈濟科技大學時,關於農業耕種暖房(Green House)技術,給了他們很大的啟發,希望有機會學習暖房技術,讓他們能夠在漫長的冬天栽種更多蔬菜。

而從參訪慈濟醫療體系中,深被醫療人文所感動,尤其中西醫合療部分,令他們印象深刻,希望在蒙古國能有機會建立中醫院;但中醫師的培養也是一大難題,由於蒙古國非常欠缺中醫教育,為此,這也將是他們未來努力的方向。

Serj分享,當她知道有機會到臺灣見上人時,她便到當地的寺廟與喇嘛介紹上人,並說明慈濟在全世界做了什麼;喇嘛聽完Serj的介紹後也非常感動,託她帶了一份寫著蒙古語的祝福送給上人。

Serj恭敬地呈給上人,並與上人分享祝福的內容:

您是救助眾生的愛心傳者
您是神聖光明的信念力量
您是照亮希望的明燈
您是聖潔慈愛的源泉

祝願:
您的愛心永存
您的志業永興
您的仁愛無處不在
您的理想永遠實現
感謝您賜予大眾的恩情
讚頌您獻給大眾的愛心
您使人們的生活有了歡樂
祝願您快樂幸福永遠安康。

上人也回應:「祝福大家都平安!很感動,這一分情感的貼切。祝福蒙古國都平安!」

◎上人祝福蒙古國

姚蒔菁師姊(左二)鼓勵Serj(右三)參加培訓,並將慈濟精神帶回蒙古國。(攝影/介文清)

上人說:「佛陀告訴我們,這世界本來就是苦的,但內心可以很平靜,沒有煩惱。世界上有些人,生活很富裕,但有很多的競爭與煩惱。這世界是公平的,蒙古國地緣遼闊,但人們內心非常純淨,也非常的有情。」

當Serj聽到上人這段話,感動的眼淚流了下來。

上人又說:「可以讓年輕人互相分享,培養年輕人來慈科大學習農業技術,帶回去蒙古國。農業技術的研究,總是可以互相交流;期待人與人之間,都要互動、互助,很樂意一起栽培年輕人。」

◎期待善種子發芽 終菩提成林

「希望您有一天,也能和我們一樣穿上『八正道』,戴著上人祝福的佛珠,成為志工,才能將慈濟精神帶回蒙古國。」

在精舍參訪後,陪伴Serj的姚蒔菁與其他志工們,一起鼓勵Serj等人,並表示要一起為他們培訓,Serj點點頭表示願意。

蒙古國雖遙遠,期待善種子發芽,終有一天,在蒙古國菩提成林。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