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文黛(花蓮)
二○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北加州分會執行長謝明晉一行人回到靜思精舍,向上人分享在北美慈濟志工的大愛行。
謝明晉分享,北美慈濟志工在奧勒岡森林大火時,所做的賑災過程與持續關懷當地居民等,拍攝成了感人的紀錄片。這部13分鐘的紀錄短片在今年三月中,榮獲了當地的紀錄片獎,並將送往鳳凰城,參加另一項紀錄片競賽。
◎布雷斯山火災,慈濟志工深入關懷
布雷斯山火重擊深山社區布萊鎮,火勢猛烈,粗厚的樹幹幾乎燒斷。(攝影/辛蒂·思密特Cindy Schimdt)
「災民回憶起這場火災時,火勢一來,非常地兇猛,餘悸猶存......」謝明晉說,「聯邦政府無法到達的地方,慈濟去了......」
二○二一年七月,布雷斯山火因閃電引起,火災發生在奧瑞岡州中南部的克拉馬斯縣(Klamath)和萊克(Lake)兩縣。當地民眾,深居山區,平日生活自力更生,卻因一場大火失去所有家當。
在克拉馬斯縣的布萊小鎮(Bly)屬此次山火重災區,居民們離群索居、自給自足,大約一百六十戶,森林裡沒有路名,是個「連郵差都不送信」的地區。
志工在二○二一年八月二十九日深入災區勘災後,於同年九月十八日,在布萊鎮的體育場內展開發放活動。發放有現值卡、毛毯、生活包等,慰問災民。
波特蘭慈濟志工歷經五個半小時車程,前往布雷斯山火重災區布萊鎮,為災民送上現值卡與物資關懷。(攝影/林金枝)
「上人一直提醒我們,賑災後最重要的是要有『後續關懷』。」謝明晉說「後續關懷」一直放在志工們的心裡。所以當奧勒岡森林火災後,除了急難救助外,仍持續關心,後續還能做什麼。
「冬天就要來了,想到天寒地凍,災民最需要什麼?」
志工關懷災民,想到最難熬的就是冬天。志工討論後決定,幫助重整家園的住戶,提供三個月的瓦斯天然氣資源。
時隔一年,二○二二年八月,志工再度啟程,帶著物資,再度上山探訪林地居民,瞭解居民所需。
◎慈少發起音樂會募款籌助災民過冬
「馬上就要過冬了,山上的居民很需要大型儲水箱。」
在探訪後,慈濟志工瞭解到居民的生活需要,因為當地已經沒有乾淨水可用,他們很需要大型的儲水箱。
為了籌募大型儲水箱的費用,2022年慈濟波特蘭聯絡處剛成立的慈濟少年志工團(簡稱慈少團)決定舉辦一場「慈善音樂會」來募款。同年九月二十四日,在比弗頓圖書館(BeavertonLibrary)進行一場音樂會,更有志工遠從北加州、西雅圖前來共襄盛舉,投入善款的勸募。
音樂會有古箏、樂器獨奏、合奏、歌唱、打鼓、手語演出等節目,熱情演出獲得許多讚賞。
慈少順利籌募善款,如願於當年(2022年)十月一日,與當地的慈善組織「救濟天使」(Relief Angels)合作,將此次募集的六十個,二百七十五加侖的儲水箱,發放給布萊鎮災民,以便災民在寒冬來臨之前儲水過冬。
水箱的發放,對災民來說猶如雪中送炭,收到水箱的災民們,無不表達感激之情。
◎小鳥森林救火現代版
五位參與布雷斯山火關懷的慈濟志工與導演飛睿丹一同出席頒獎典禮領獎。飛睿丹描述採訪的歷程說道:「他們生活的艱辛,對於生活在都市一切都隨手可得的我來說,是難以想像的。」(圖片來源:慈濟美國總會文史室)
謝明晉分享,2023/3/22當地的華語電子報──《波特蘭新聞》(Portland Chinese Times),報導由慈濟美國監製的奧勒岡州山林野火賑災紀錄短片《Off Grid, On Fire》,於3/12榮獲「奧勒岡紀錄片2023春季影展」的最佳紀錄片(The Best Documentary Film)。
「其實紀錄片獲獎不是重點,重要的是讓更多身處不同地區的美國人,認識慈濟,看到慈濟志工深耕社區的大愛。」謝明晉說。
「十多年來,看到許多慈濟的救濟,我在這裡看到慈悲,請送我竹筒,我要回去將表達感恩與尊敬,也教給我的孫子。」當地聯邦政府官員吉姆,也深受感動跟志工說。
佛典故事中,有一隻叫歡喜首的小鳥,因不忍森林大火,一念悲心起,展開翅膀沾了水,用滴滴的水來滅火,在山海之間不知來回了多少次。
志工們就如現代版的小鳥救火;小鳥身雖小,但願力大,真誠懇切的悲心,終於感動天,降下大雨,熄滅了林火。
透過真實的影音文史記錄,這部《Off Grid, On Fire》紀錄片(上圖,圖片來源:慈濟美國總會文史室),讓觀眾能跟隨鏡頭,深入瞭解遭受火災重創的災民們,在慈濟志工與各界善心人士的關懷與陪伴下,如何重建生活。
「得獎,對我來說沒有什麼。但認真想,這種被肯定,對人間有益,很感恩、很佩服志工!」上人回應並期勉美國志工,「感恩美國志工的付出,你們幫助災民們離苦得樂,懂得把握因緣,做利益人群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