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財童子引路 讓愛從心出發

0觀看次
A- A+

撰文/吳亞馨(花蓮)
攝影/李沛樹

慈科大兩位來自莫三比克的同學安德烈與藍荷西(右一、二)跟著慈濟志工上街頭勸募。

「大愛無國界,小錢行大善,馳援土耳其,我們需要您!五塊、十塊不嫌少,您有LINE Pay那更好!」站在街頭募款的李沛樹與慈科大同學等一行人,手捧愛心箱與勸募旗子,眾人一起呼喊勸募口號。

2023年初受證的李沛樹師兄,在二月二十五日,除了陪伴自己兩名就讀慈濟小學的孩子上街頭勸募外,也在蔡岱霖師姊的託付下,帶著慈科大同學安德烈與藍荷西,一起走上街頭募款。

◎重新整隊 從心靜思

三月十一日,花蓮區約九十位志工團隊,在資深組隊長的陪伴下,進到靜思精舍的會客室與上人溫馨座談。除了新任幹部自我介紹外,志工也向上人分享,在為馳援土、敘震災的募心募愛過程中,所發生的溫馨感人故事。

「人生第一次街頭募款,對所有學生來說,他們感受到一開始並不是那麼的順利。雖然他們看到冷清的街口和聽到質疑的聲音,但我們的因緣就是這樣子發展的。」李沛樹不捨學生,敘述當天在寒風中募心募愛的情形。

天氣寒冷,團隊氣勢低迷。由於同學在勸募時被拒絕了五、六次,大家由一開始的熱情呼喊,到最後沉默不語;為此,李沛樹欲整頓團隊,先從整理大家的心思開始,他對著同學說:「來、來、來,我們『從心靜思』。」

◎童子引路 樂此不疲

突然間,一位年約五歲的小童子好奇地跑來問:「你們那個箱子要做什麼?」

李沛樹說:「我們要募心募愛,是送愛心的哦!」

小童子說:「你來找我媽媽!」

說完,小童子隨即一溜煙跑得不見蹤影。

當下,大家看著那小小的身影突然消失,李沛樹說:「他可能是在跟我們開玩笑。」

不到四秒鐘的時間,小童子又衝回來喊:「你動作太慢了,快一點!」

這時,大家突然間醒了,眼見這位小菩薩這麼地積極,志工便開始跟著他走。到了他家門口,小童子說:「阿母(媽媽)在樓上。」而昏暗的客廳裡,坐著一位老奶奶;奶奶看著志工搖搖手:「不用、不用,我看你們就知道在做什麼。」

這時,志工尷尬地站在現場,雙手合十祝福,準備要離開時,小童子跑出來把門一關,接著說:「我還有,你們跟著我來。」大家瞬間激動了起來。

李沛樹問:「你還有什麼?」

「隔壁,我們來去隔壁。」小童子說

隔壁是做生意的,小童子特別帶著志工從後門繞進去;當簾子一打開,老闆正好走出來,看到志工嚇一跳問:「你們是?」

李沛樹回應:「慈濟師兄啊!」

老闆說:「哇摘(我知),嗯免(不用)。」說完,帥氣地轉身離開;這時,大家的心情更跌到谷底。

◎善財童子 重啟慧命

五歲的小童子(隱身在玻璃窗後)帶著志工到了檳榔攤募愛心。

小童子不氣餒地又說:「我還有啦!」

接著,他繼續往前跑到一間檳榔攤,檳榔攤的阿姨看到小童子和志工們,二話不說馬上站起來,將她口袋和桌上的零錢全部放到捐款箱。而那位小童子還在到處跑,想著還有誰可以來幫忙?看到小童子如此,李沛樹有感而發地說:「布施,不是有錢人的權利,而是有心人的參與。」

童子引路,樂此不疲的態度,讓同學們學習很多,也啟發了大家的慧命;慧命一被打開,法喜充滿,後面的因緣也就一直不斷的來。在整個募心募愛的過程中,大家學習到,不要因為境界和阻礙來了,就感到畏懼及害怕。

最後,上人開示:「這一波土耳其地震,大家為了要去幫助他們都很踴躍;不是為了募款,一切是為了募心。這一次募心,讓我很安心,看到了街頭巷尾都有愛。幾個故事活躍在我的腦海中,像那一個小孩子,帶著勸募的菩薩穿梭在大街、巷道,先跑到哪個地方,還要到哪個地方。雖然有碰到很冷漠的,但相信那孩子是為我們點亮了那一盞燈;是光明的燈、是溫暖心的那一盞燈。大家要想到這個孩子就是童子、善財童子,真的是很可愛、很感動。」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