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認老 也要自我打氣

0觀看次
A- A+

撰文/朱英彥

2022年11月18日,上人行腳新店靜思堂,歡喜地與資深慈濟人溫馨互動。這些弟子都是早期跟著上人,在艱難的環境中,一步一腳印,讓慈濟在臺灣站穩腳步,且將足跡帶向國際。

◎年紀不受限 歡喜在慈濟

 大安區人文真善美志工進行北區資深委員慈誠訪談,邀請陳錦花師姊(靜熙)分享,經由口述歷史,留存慈濟文史記錄。(2020/08/10,攝影:黃淑琴)

加入慈濟四十六年的陳錦花(法號,靜熙),今年已經八十七歲了。早期常以茶會,以德帶人,接引很多人進入慈濟。臺北慈院在2005年啟業後,她就開始在醫院嬰兒室當志工,照顧新生兒。近年雖受心絞痛困擾,每週還要洗腎三次,她仍然努力參加活動,與大家分享慈濟早期的故事。

卓池燕美(法號,靜恩)是因陳錦花的接引而認識慈濟的。當年卓池燕美的姊夫曾因胃出血需要開刀,但必須先繳納五仟元保證金;著急的母親四處借貸卻沒著落,後來是一位賣衣服的張先生,借給他們這筆錢。

 大安區慈濟志工齊聚台北分會製作福慧紅包。李小珍師姊(慈彥,左)指導卓池燕美師姊(靜恩,右)黏貼黃金稻穗。(2014/10/24,攝影:羅景譽)

這個經歷讓卓池燕美有個心願,她要存一筆錢幫助急困的人。她將這個心願告訴陳錦花,就在1982年時,隨著陳錦花回到精舍,得知上人正在籌措建院基金,且醫院啟業後將不收保證金,當下發心要捐一佰萬元。卓池燕美之後不僅在金錢上歡喜布施,並投入慈善、訪視,也到書軒、醫院當志工。

因為聽到上人說,「形(體)不同,都是一條生命。」卓池燕美與先生卓明鉦毅然結束火鍋店生意,專心投入慈濟志業。卓明鉦本身對木業也有專長,他在上人鼓勵下發揮專業,成為興建慈濟所屬醫院、學校、宿舍等建築委員。他在這天(11/18),請上人放心,「這些建築物,可以耐震十一級。」如今夫妻二人都超過八十歲了,依然歡喜做慈濟。

◎藍袍使命 柔和忍辱衣

每年歲末祝福期間,盧文英師姊(慈夷,右)總忙著為即將受證的慈濟委員量身訂製新裝。(2002/12/19,攝影:林炎煌)

1992年,慈濟走向國際化,上人希望弟子們的服裝能夠統一,於是慈濟委員身著「八正道」、旗袍,而這大多數是出自志工盧文英的巧手。盧文英曾跟她的工作伙伴說,製作每一件慈濟制服都要很用心,要感恩上人給的因緣,也感恩每一位願意成就因緣的志工。

「要對得起自己的專業、良心,讓穿上制服的人都有歡喜心。」這份用心,果真讓每位穿上制服的志工,都呈現出莊嚴優雅的身影,也讓盧文英不論走到哪裡,都得到大家的讚歎。

盧文英回想早年隨著慈濟委員吳麗雪回花蓮時,看到精舍師父們的生活樸實、節儉,還要做慈善,原本只繳功德款的她,於是開始拿起勸募本,募大家的愛心。短短兩個月內,她就募到七、八十位會員。「我當時跟人家說要募款,沒有一個人說『不』。」盧文英說,因為大眾對慈濟的護持,讓她更有信心投入做慈善。

有一年,盧文英在大林慈院動胰臟手術,出院時巧遇上人。上人對她說:「妳要把身體照顧好,我還有很多事情要讓妳做!」她永遠記住這句話,所以在精進時也不忘照顧好身體,並告知店裡的師傅們,要更用心製作制服。看到今天溫馨座談時,有好多位志工都提起,身上穿的這件制服就是她做的,讓她覺得很窩心。

◎「氣候時鐘」倒數中

上人見到早年跟著他做慈濟的弟子,分享做慈濟的點點滴滴,歡喜地說:「隨著歲月要認老,但是五十歲寄放『壽量寶藏』,大家都是三十歲左右的時期,要自我打氣。」上人希望弟子們,如果年紀大了,但是頭腦清楚,身體也還不錯,就要多加利用,「慈濟路長長久久,要好好盤點生命的價值。」

看到弟子們,有些是夫妻同行做慈濟,上人欣慰地說:「夫妻同修同行,給慈濟很大的力量,讓社會士農工商很肯定慈濟;同行就如福慧雙足,步步踏實向前行。」上人期待弟子們,要想想過去每件事的因緣、投入、行動。11月15日凌晨,全球人口數已達八十億,而且還在持續增加當中,上人提醒大家,要更愛護地球。

「氣候時鐘」於2019年,在美國聯合廣場成立,它具有三個特別意義-呈現每天碳排放量、地球還剩下多少時間、提醒愛護養育人類的地球。(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靜思精舍清修士黃靜恩則在旁補充,紐約市中心有一棟大樓,顯示出的「氣候時鐘」(Climate Clock),地球只剩下六年多的時間,而且還在倒數當中。「上人說,為了人類的安全,一定要淨化人心,且叮嚀大家,一定要改變生活的方式。」而茹素正可以淨化汙染,減少碳排量,這也是生活中可以做到的。

黃靜恩繼續提到,所謂「氣候時鐘」,就是在計算,以目前人類破壞地球的碳排放速度來看,距離地球遭受氣候災難發生的時間剩多少。她說,眼看只剩下六年兩百四十幾天的時間,而且在一秒一秒地減少中,「上人說,茹素可以把碳排放量降到最低,因此,分分秒秒都不能浪費。」

此刻慈濟聯合國團隊正在埃及參加氣候變遷世界大會。「氣候時鐘」在瑞典、韓國、德國、日內瓦等地,秒秒警惕世人,不要讓碳排放消耗地球,成為全世界的大災難。黃靜恩說:「氣候、人類生命、地球,有密切關係,就如上人開示,淨化人心、度化眾生,別無他法。」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