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袁淑珍
年終歲末上人行腳,11月16日中午來到苗栗聯絡處,在熱烈的「上人好」聲中,法親家人列隊,歡喜迎接上人回苗栗的家。
午齋過後,上人把握分分秒秒,隨即開始溫馨座談——法親關懷。資深委員黃長齡向上人報告:「徐媽(吳玉金)跟徐爸(徐明江)是我小時候的鄰居,我開始做慈濟的時候,徐媽就是我的第一個會員。」
一九九一年徐媽的婆婆往生時,留下九十萬手尾錢,「她拿來為婆婆植福,我問能不能湊一百萬捐榮董,她回去後很努力的湊了一百萬。」黃長齡說,徐媽的婆婆是苗栗第一個榮董。
四年後,徐媽和徐爸一起受證委員。媳婦楊雪英也受證了,是很優秀的活動組組長。
徐媽吳玉金手捧勸募箱,在建功國小為四川大地震募款。(2008.05.27攝影/徐明江)
「媳婦楊雪英今天有沒有來?」上人關心地問。
「有,就在現場。」
「上人午安,我婆婆在雙十節前一天已經圓滿了一生,她生前到苗栗園區共修,都是叫我載。她常與我分享,祈求佛菩薩在她臨命終時,能夠走得輕安自在,生生世世跟著上人做慈濟。」楊雪英恭敬地向上人說。
「婆婆臥床一天,第二天一大早就輕安自在地走了。」楊雪英很感恩婆婆帶她學習佛法,也帶她進入慈濟;手把手地教她如何理家,是一位很慈祥的老人,事事親力親為,不喜歡麻煩別人。
「一直到兩年前,三天燒壞了兩個鍋子。」楊雪英跟她說:「我們自己的房子燒壞了沒關係,如果燒毀了左鄰右舍,我們是要賠的,讓我照顧您,好嗎?」婆婆身體不適的兩年多,她很感恩盡到了最後的孝道,沒有遺憾。
勤耕福田植心蓮,徐爸徐明江和徐媽吳玉金敲愛心鑼。(圖片來源:楊雪英)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一年半的時間,我們家就走了兩個寶。少了公公開朗的笑聲,婆婆殷殷的叮嚀,全家感覺頓失依靠。」楊雪英哽咽地說,雖然這是自然法則,但是想到心裡還是很難接受,隨時都會想到公公和婆婆。
「半年前,有一天婆婆看著大愛臺,突然牽著我的手告訴我:『妳一定要精進地學習上人的法,也要用心做慈濟。』她很擔心我會在慈濟道上懈怠。」楊雪英說,這是婆婆對她最後的叮嚀。
上人曾經說過:「不留財給祖孫,要留德給子孫。」公公和婆婆的德,是留給子孫最好的資產,楊雪英發願會跟著公婆的腳步,繼續精進做慈濟。
上人不捨地說:「師父很感念她,自然法則。就是妳要付出,婆婆的智慧。生命苦短,沒有時間浪費時間,沒有時間浪費空間,沒有時間停步在那裡不向前。發心立願,不怕辛苦,走向對的路,一步一步,步步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