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棒接一棒 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0觀看次
A- A+

撰文/沈杏宜

「我是慈二代!媽媽、三姨、四姨都是慈濟委員。我自己也是骨髓捐贈者,這機率是比中特獎還難的!」溫馨座談中,多位新承擔幹部的志工,向上人說明自己承擔的願力。中區新任合心造血幹細胞捐贈關懷小組幹事劉亝衡,輕鬆地向上人自我介紹。

多年來,他的名字常被叫成「三衡」,其實「亝」字唸「ㄑ一ˊ」(與齊同音同意),上人賜給法號「惟均」,都是平衡的意思。

 穿著印有「捐髓者」背心的慈濟志工劉亝衡師兄(右),用心地向捐者解說,並以現身說法做見證,要讓人人知道「救人一命,無損己身」而樂意伸出援手。(2016/11/13攝影:潘常光)

任職於臺中市新民高中的劉亝衡,二○一二年經配對成功,救了一位完全不認識的人,也挽救一個瀕臨殘破的家庭。

在捐贈過程當中,慈濟志工從血樣複檢、身體檢查,到花蓮完成幹細胞捐贈,一路陪伴,讓他很安心,也更堅定地去完成這個使命。劉亝衡在心中種下想透過親身經歷,讓更多人參與資料庫的建檔,拯救更多需要幹細胞病患的心願。

「怎麼不趕快回來?」當年完成幹細胞捐贈後,劉亝衡被帶到精舍接受上人贈送佛珠時,上人輕輕一句話的提醒,在他心中激起了火花。回臺中後,因捐贈者需定期健診,劉亝衡到紀邦杰醫師診所,又被紀醫師問到:「你怎麼不進來培訓?」心中的火花馬上燃起。

劉亝衡說,「感恩紀邦杰醫師引薦參加培訓,進而正式加入慈濟志工的行列。」他期許自己在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都能積極參與,這一路走來,他很感恩許多法親的包容及陪伴。

劉亝衡負責指導利用手機掃描QR Code電子建檔的教育訓練,帶著大家循序漸進的操作建檔步驟,讓眾人學會無紙化又能保護個資的好方法。(2017/08/25 攝影:江金連)

身為捐贈者,劉亝衡又承擔四年的課程講師。這需要有很多的認證,年輕有為又有教師背景的他,在大中區各場幹細胞驗血活動中,都有他的身影,也跟社區大眾結了不少好人緣。

幹細胞捐贈行動刻不容緩,為講求速度、與時俱進,資料檔從紙本發展成電腦雲端建檔,因此成立了「雲端建檔團隊」,需要經常到各社區去推動。「我不知道我一個資歷這麼淺的人,怎麼會被推薦來承擔幹部?」劉亝衡開心又謙虛地說:「我想,在家看直播的媽媽,應該比我更開心吧!」

劉亝衡發願要接引更多年輕人,一起加入推動幹細胞捐贈建檔的行列,也同時推動雲端建檔功能,簡化中心的部分工作,加快配對速度。以前的紙本建檔,配對時間最快也要一個月才能完成,現在雲端中心將儲存的大量資料,運用科技進行配對,大約七天就能完成,可為需要的人爭取許多寶貴時間。

另外,劉亝衡也發願要接引像他一樣的捐贈者,培訓成為幹細胞捐贈的講師。去年他就成功接引一位成功的配對者,出來培訓講師。「有了親身經驗,一定會更有說服力!」劉亝衡深具信心地說。

上人聽了,讚歎地說,「因緣不可思議,要很多人才能配對得到呀!」看到中區合心組隊功能一棒接一棒,代代相傳生生不息,上人也提醒大家要感恩有這麼好的大因緣。「感恩是最美的人生!懂得感恩,就可以善解包容,這是人生的良方妙藥。」

(2022.11.15台中靜思堂)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