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行大愛

0觀看次
A- A+

撰文/林美宏
攝影/吳秋麟

「趁早得修行,是非要分明,受苦免人問,斷除貪瞋痴;斷除貪瞋痴,為了脫生死,脫生死,咱就趕緊來修持。」11月11日,台中靜思堂三樓會客室,董道明以一首耳熟能詳的〈農村曲〉改編,唱出自己對修行的體悟,眾人跟著打拍子,現場一片歡樂。

上人對他說:「修行要趁早,對啦。看你這麼歡喜,知足常樂,這就是最富有的,在座都是富中富。」

董道明有兩甲的果園,認識慈濟十多年來,年年將農作收成化為現金,捐給慈濟作為四大志業運作的後盾。

董道明家住台中霧峰,單身的他擁有兩甲多的果園。認識慈濟十多年來,年年將農作收成化為現金,捐給慈濟作為四大志業運作的後盾。七年前參加慈濟靜思生活營後,他參加讀書會,這幾年陸陸續續捐了七百萬。

今年(2022)六月,有天早上四點多,他打電話給吳秋麟師兄,說他左邊耳朵中風,憂心果園的茘枝、鳳梨、龍眼陸續要收成,詢問師兄是否能請慈濟人幫忙採收,他將一切所得以大台中區慈濟人的名義護持合作共善、護持大愛台。經中區組隊全力達成任務,從6月18日至8月底,歷經了七十五天,動用了八百六十多人次,捐出的金額高達新台幣一百七十萬二百元整。

董道明說:「這是他收成最豐碩的一次。」

董道明今年六月左耳中風入院療養,商請慈濟人協助採果,義賣所得全數捐出護持合作共善及大愛台。

為了感恩上人、感恩慈濟人,特地於上人行腳台中,在靜思堂的溫馨座談時間,見師一面。

首先,中區榮董幹事窗口紀邦杰感恩董道明的愛心付出。他一個人耕耘兩甲地,收成時需要花錢請人幫忙,扣除成本後,其實收入並不多。但是他省吃節用,才能捐七百萬。

前幾年收成的價格非常便宜,今年特別豐收,但身體狀況不佳,無法再負荷粗重的體力活,所以他發願,將今年所收入的金額,全部捐出給慈濟弘法利生。
紀邦杰說:「他這願一發下去,不得了,以前一年均收大概十幾萬,今年共收成一百七十幾萬,他非常的高興。」

董道明吃力地向上人說,「很感恩吳秋麟師兄肯接,很用心、很努力、很有責任地把這麼多的鳳梨、荔枝、龍眼都採光光、賣光光,我也很感恩各位師兄、師姊,這都是大家的功勞,謝謝大家的幫忙,謝謝、感恩。」

「除了報告今年的狀況,我還要請問上人,我的荔枝、龍眼都有矮化,龍眼每年都有疏果,我可以每年都捐出來,請吳秋麟及師兄、師姊幫忙採,可以嗎?」

上人讚歎地說:「你發大願,真好啊,給你祝福。」

「謝謝、謝謝、謝謝上人!」隨著現場不斷的掌聲,董道明連連向上人道謝。

上人稱他:「真有智慧,師父給你祝福。」

董道明說:「感恩,感恩上人。」然後捧著果園生長的「壽桃」獻給上人。

看到鵝黃鮮嫩的外皮,樣子像是「壽桃」的「仙桃」,上人開心的直說:「這麼漂亮喔!發好願,希望年年豐收。」

愈說愈有自信的董道明又向上人分享:「我以前不認識字,經又聽不懂,又沒錢。到現在,我字認得很多,經又聽得懂,有錢、又有存款。說真的,活到老學到老,今年也替自己高興,因為有認真的學習,才有今日的成就,我也感恩我自己。」

上人肯定地說:「對啊。」

最後董道明問上人:「我可以用自編的農村曲唱給眾人聽嗎?」

上人說:「好。」隨即,響起大家用力的掌聲。

「趁早得修行,是非要分明,受苦免人問,斷除貪瞋痴;斷除貪瞋痴,為了脫生死,脫生死,咱就趕緊來修持。」七十五歲的董道明師兄,從學認字到學修行,把握好因緣來做好事,讓自己的生命如那一片果園,一年比一年豐收。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