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咱的家

0觀看次
A- A+

撰文/石于芳、張麗雲(臺中)
攝影/林麗娟

心田聯絡處的修繕團隊,合作無間,勘查五、六次漏水點,於雨天再觀察、記錄,最後經過討論,訂出修補方案。

潭子心田聯絡處有一隊合和團隊,他們自稱為「修繕團隊」,分別由策畫、量鋼材、木工裝潢、鑄造業、土木、水電維修等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所組成;任何有關建物補修上的疑難雜症,都由這團隊出工、出時間來修護。

有一次,團隊在聯絡處興建一座遮雨棚,總務王清彬師兄不放心,全程在場關心施作安全,看到張國欽師兄帶領團隊,對夥伴們甚是尊重,每句話都是讚美的正語。

今年,梅雨季帶來了豐沛的雨量;心田聯絡處的鐵皮屋頂夾縫間,也常跟著滴滴答答。每當下雨,就要沿著進廚房的廊道擺上水桶接水,實在很不方便;於是,王清彬對張國欽說:「自己的家自己來顧,大家用心做做看!」

俗話說:「醫生怕治嗽,土水師怕抓漏。」要蓋間新屋容易,但修補漏水就必須靠工夫,這讓身為隊長的張國欽也沒有十足的把握。然而,團隊長久以來在環保站已培養出默契;從2005年開始,每逢周末假日,團隊十一、二位成員,只要時間允許,就針對須修繕的地方,一個一個地慢慢修補;雖然偶而也會出包,但他們使命必達的信念,最後總會將事情圓滿。

修繕團隊以大排水管包容小排水管的方式修漏,就可以徹底解決漏水問題。

這次的抓漏問題,他們也是第一次經歷。張國欽召集團隊經過討論,一起爬上屋頂勘查五、六次,於下雨天再觀察並記下漏水處;尤其是倉庫屋頂接齋堂的排水系統,漏水最為嚴重。首先由陳火龍師兄畫圖,算出耗材費用後再反覆討論工法,最後提出以大排水管包容小排水管的方式,既省錢、安全,又可以徹底解決漏水問題。他們利用兩個週末,動用二、三十人次,終於解決了漏水問題。

修繕團隊動靜皆如,平日在張國欽的帶領下,每周五晚上固定時間聚集品書,共修《靜思法髓妙蓮華》,共享求法心得,也分享每周出勤務的法喜。他們只品書不聊是非,正向的語言、善解的思惟、反觀自省的覺察力,是團隊長久以來培養出的一股合和共事的力量。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