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淑懷
攝影:劉奕男、溫忠漢、黃英喬
中區北中市三和氣隊長潘癸舟(右)與和氣組長劉伊珊(左),兩人合作無間,不忘菩薩道的責任與使命,組隊合力耕福田。(攝影:劉奕男)
慈濟的法親關懷,有很多令人感動,也有讓人不捨的故事。承擔和氣隊長今年邁入第四年的潘癸舟與上人溫馨座談中,說出他的感言。
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整整兩年過去了,慈濟的活動比往年少了很多。甚至隨著防疫措施提升至三級警戒,共修、讀書會、靜思晨語,全部改採線上進行。對潘癸舟來說,多了很多時間自我精進,於是開始關注年長的師兄師姊們的生活狀況。
尤其政府呼籲民眾施打疫苗,各大媒體報導不一,帶給年長的師兄師姊們很大壓力,潘癸舟得知後立刻電話關心。直到疫情降為二級,即動員志工到法親家關懷,讓長輩們安心前往施打。
疫情期間,很多人的經濟受到影響,在法親的鼓勵下,有二位師兄接受幫助。潘癸舟在此感恩上人、感恩慈濟功德會及宗教處的陪伴,讓法親們得以安心度過難關。
讓潘癸舟最不捨、最心痛的事,是他任期三年間,無常帶走了四位慈誠師兄,尤其劉華豊師兄,急性白血病併發腦出血,癱瘓臥床四個月,最終敵不過病魔辭世人間,留下太太和兩個女兒。往生後,劉師兄大體安靈在家,治喪期間,潘癸舟帶動慈誠師兄們,每天二位排班陪伴,並誦唸《地藏經》回向給劉師兄。委員師姊們也發揮法親之情,親自烹調素食餐點,提供午餐和晚餐,溫暖家屬的胃,及他們的心。
潘癸舟提及,劉師兄生前勤付出,廣結很多善緣,告別式那一天,很多慈誠隊師兄前來送他最後一程,還一起唱頌慈誠隊隊歌,場面非常感人。有家屬說:「華豊做慈濟沒有白做,慈濟人真正有情有義。」多麼讓人感動的話,聽在潘癸舟的心裡,就是最好的回饋。
上人感動地說:「真榮幸,真溫馨,法親關懷大家都有做到,家屬應該也很感恩:若可以的話,把他師姊帶出來,委員也要多去關心她們,真感恩!」
承擔協力、互愛隊長,詹宗洋一直親力親為,帶領師兄們一起出坡。如實做到讓「人人有事做,做上人想做的事,用行動護持上人,精進不退轉。」(攝影:溫忠漢)
同樣失去親人的,還有詹宗洋師兄,他爸爸和岳父去年(2021)10月相繼往生。八十六歲的詹媽媽,因此搬來臺中跟兒子媳婦一起住。詹師兄說:「慈濟人常來(家裡)關懷,媽媽感受師兄師姊無微不至的關懷跟用心,也感受我在慈濟的改變,漸漸地走出低潮。」詹媽媽很放心兒子媳婦投入慈濟;詹師兄見媽媽不因爸爸往生憂愁,心情因而穩定很多,毅然決然答應承擔和氣隊長一職。
進入慈濟十年來,詹師兄承擔過四年的協力隊長、四年的互愛隊長;太太陳淑妙師姊承擔培育幹事六年,詹師兄說:「師姊(太太)一直樂在其中。」兩個兒子和媳婦也參加骨髓幹細胞建檔,大兒子三年前配對成功,可惜因緣不具足沒捐成功。
有全家人的護持,詹師兄說:「更要用心學習,藉事練心、藉事修行。」他也在上人面前發心立願:「盡全力箍好南屯一區的師兄,讓人人有事做,做上人想做的事,用行動護持上人,精進不退轉。」
上人稱讚:「兩位(夫妻)都很虔誠、很精進,為你們祝福;鼓勵媽媽出來做環保,做環保才有伴。」如果人生是一個圓,就讓生命的盡頭是個美麗的開始,謹記上人教誨「做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