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淑懷
攝影:歐明達
中部海巡署分署長張忠龍、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第二大隊大隊長林國強、內政部移民署國境事務大隊臺中港國境事務隊詹朝雄,與六位公務同仁,2021年11月19日早上,專程前來臺中分會與證嚴上人座談,分享他們與慈濟基金會簽訂的合作備忘錄,以及推動資源再利用、茹素護生的重要。
由右至左,依序為:中部海巡署分署長張忠龍、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第二大隊大隊長林國強、內政部移民署國境事務大隊臺中港國境事務隊詹朝雄。(攝影:歐明達)
張忠龍分署長表示,他謹代表同仁來感謝上人、慈濟基金會對中部分署海巡單位(簡稱中分署)的支持跟協助。尤其今年簽訂的合作備忘錄,更深化了雙方合作交流的深度和廣度。
海巡署的工作性質與慈濟有相同的理念,就是災害救助、社會救助、環保生態、人文美善、地方創生等等。張分署長說,早在1985年還在花蓮吉安鄉服務的時候,已經結下很深的緣,來到中部更感受到慈濟無窮無盡、綿延不絕的愛和關懷。
特別是在2020年,全球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中分署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好在慈濟基金會即時提供口罩等多項的防疫物資,因而克服了很多困難。張分署長感恩地說:「只要一通電話,慈濟的救援就到,中部地區從苗栗到嘉義,所有救生、救難,慈濟基金會給我們一股強大的後盾,讓弟兄在執勤中沒有後顧之憂。」
除了防疫物資以外,慈濟醫院也協助海巡署弟兄施打疫苗。張分署長特別強調,海巡署弟兄分散在很多地方,很難一次召集多人,在公益平臺預約很困難。慈濟醫院提供團體預約,一次可以打二、三百人,為第一線同仁的防疫力提升到最高點,讓海巡署弟兄可以安心執勤。
至今,第一劑全員施打率將近99%,第二劑到今天(11/19)也超過90%,扣除不能施打及少數未滿十周,兩劑的施打率大約97%。
分署長很認同上人的大愛,以及對地球、對人民生活環境的關心,所以他帶動弟兄們響應慈善工作;像是為轄區的獨居老人送餐、推廣素食、資源再利用;整年內也募了很多二手的家具、燈具、電腦等予需要的家庭。他們會秉持慈濟大愛關懷的人文精神,把善的力量持續推廣下去。
林國強大隊長(上圖右一)則向上人介紹:「在媒體上所看到紅色直升機,去海上把人吊起來、去山上把人救出來,都是我們空勤總隊在執行的工作,就是用直昇機做救災、救難的工作。」
林國強的執事單位在清泉崗第二大隊,在很偶然的機會下認識慈濟人,了解慈濟人為地球推素的積極和迫切,也知道單位年輕人對茹素肯定有困難,但他樂於協助,讓慈濟人進入單位廣說,找機會推動茹素。
剛開始看不到成果,因為維修技師靠體力工作,同仁心理上對素餐就很排斥,然而,志工的烹飪技術、色香味俱全,林國強吃過,稱讚說:「師兄、師姊們煮的素食實在是太好吃了。」
因疫情的關係,推動三個月就告暫停,然而第一個月有三十人響應,到第三個月已將近五十人。全大隊七十幾個人,每個月都在增加,同仁們吃過素食之後表示能接受,有的人回家還請太太多煮素食。
有十幾位飛行員、維修技師都說,要把茹素的觀念推展給親朋好友。林國強期盼善緣的開始,更要藉由志工膳食的恩惠,讓同仁能進一步尊重生命,推廣茹素的好處和習慣。最重要能清淨環境,讓身心靈更健康,進而增進家庭和諧、社會共和。
詹朝雄大隊長曾經是慈青社的孩子,1998年警察大學畢業後,因工作關係與慈濟脫節了,輾轉到臺中工作才又把善緣接上。
1997年他回花蓮尋根,上人對他們說,「佛心師志」,即便過了二十幾年,這句話還記在心裡。因緣殊勝來跟上人座談,他也分享在單位推廣蔬食的經驗。
詹大隊長說,現在年輕人,對茹素多人排斥,少人響應,只要有善緣,如同丟一塊石頭在水裡,產生的漣漪會慢慢影響到其他人,接受茹素的好習慣。他期勉自己能夠繼續在分署推動蔬食,讓弟兄們養成飲食好習慣,還發願:「會努力把過往慈青的好夥伴,逐一找回來,再回到花蓮聆聽上人的開示。」
從海陸到空勤再回陸地,都在保護著全民的安全,這一波疫情是需要施打疫苗,才能把臺灣守護得更平安。
看到資深的慈青孩子還在,上人很高興地期勉詹大隊長:「莫忘初心,永記『佛心師志』,掌控好人生方向,會是一個好長官。」上人也期待,人人都要盡一分國民的力量,用合和互協的力量守護臺灣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