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淑懷
去年(2020年)滿五十歲的楊凱茹,與證嚴上人溫馨座談中分享:「皈依上人,是送給自己最好的生日禮物。」上人賜給她的法號「懿萱」,從字面上看,是希望她能傳揚慈濟美善,因此鼓起勇氣承接人文推廣幹事。
臺中北屯區志工楊凱茹(右),於2020年如願讓證嚴上人授證慈濟委員。她說:「五十歲能皈依上人,是送給自己最好的生日禮物。」(攝影:楊凱誠)
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後,慈濟活動宣告暫停,楊凱茹心想精舍師父們辛苦製作的淨斯資糧卻沒辦法順利推廣。心念一動,將香積麵、薑黃粉、手工皂推向社區,方便志工、會眾請購,其中淨斯本草飲更是供不應求。有一定數量後,楊凱茹再向靜思書軒請購,利用下班或假日親自送給大家,漸漸地認識很多人。
每週二品書會改為線上閱讀,從事軟體服務業的楊凱茹熟悉電腦,主動幫每個人用手機安裝連線,品書會中聽大家分享生活大小事,受益很多。除了承擔人文推廣,也撰寫慈濟大藏經,還負責人文真善美派班系統、整理環保站的帳務、支援音控、福田、香積,是一位全方位的精進志工。
楊凱茹與先生共同經營人力資源管理顧問公司,先生負責企業輔導,她負責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客戶服務。先生原來對慈濟了解不深,看著太太工作忙,每出勤務後回家還很開心,覺得很好奇,於是跟著太太參加活動。
2019年先生參加社區歲末祝福,看到慈濟大藏經非常感動,當天就決定報名參加志工見習,於今年受證慈誠。楊媽媽投入環保超過十五年,今年也圓滿榮董,楊凱茹很高興一家三人都是慈濟人。
她感恩上人,讓他們全家人找到心靈的依歸,也讓楊凱茹肯定自己的人生價值,並發願:「珍惜因緣,努力做好該做的事,生生世世跟隨上人的腳步。」聽完分享,上人頻頻點頭稱讚:「多才多藝,不可多得。」
自2020年新冠疫情侵襲全球,慈濟活動宣告暫停,楊凱茹(左)將香積麵、薑黃粉、手工皂等推向社區,並逐一親自送給請購者。(攝影:范揚馨)
不可多得的人才,還有豐原區的志工楊家維,於2019年受證慈誠。楊家維年輕精進,喜歡閱讀,對慈濟很好奇,想知道更多慈濟的故事,主動到鄭春玉家參加讀書會,愈讀愈歡喜,進而深入靜思書海。
楊家維說,在加入慈濟之前,因為岳父、岳母早已受證二十幾年,所以他對慈濟雖不是很熟悉,卻也不陌生。2016年在岳母鼓勵下,楊家維帶兩個女兒到臺中靜思堂,參加《無量義經・十功德品》小志工演繹,也是他初識《無量義經》。
2017年,楊家維全家人到花蓮旅遊,旅途中車子停下來休息。休息地點前方剛好看到慈濟靜思精舍,他心想:「因緣怎麼這麼特別......」不再多想,隨後啟動車子,開往精舍山門方向。
到了山門口,楊家維眼淚不聽使喚地滑落臉頰,「一個大男人在那邊流眼淚,感覺有點怪!」一位師姊走過來,楊家維卻尷尬地想躲著她,師姊輕輕地對他說:「沒關係,你已經到家了,回來就好。」兩行淚水更管不住了......
回到臺中,楊家維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環保、訪視、協助兒童班、人文真善美,毅然決然參加志工見習培訓,可是心還在外面。直到培訓上課,講師提到:「遇到父舍,住立門側,遙見其父踞師子床。寶机承足。」雖然不知道經文中的意涵,但這句話「有敲到我的頭了。」
來自豐原區志工楊家維,年輕精進喜歡閱讀,因對慈濟好奇,主動加入讀書會,進而投入各項活動,因承擔人文真善美到豐原神岡鄉抹草園作紀錄。(攝影:吳尚儒)
也因為鄭春玉的導讀,分享上人創立慈濟的克難、辛苦......楊家維開始大量閱讀上人書籍。特別是《靜思》、《善護》、《心蓮》這三本書,追溯回顧上人的一生、慈濟的緣起,遇到困難上人秉持「信己無私、信人有愛」排除萬難做慈善。以宗教情操和修行精神,功德會才能走到今天,遍布全世界。
夫妻倆慢慢地唸給兩個女兒聽,孩子很喜歡,以當時的歷史時空背景,遇見生死,心靈轉折,提起勇氣,一心一意,慈悲付出,對現在的小孩來說是新奇。閱讀中有討論有笑也有淚,是一套很適合親子共讀的好書,一家四口多了說「慈濟」的話題,生活和樂融融。
疫情期間,為了維持讀書會,不因疫情而中斷,那該如何運作線上讀書會呢?很多社區都很陌生,也不知道該怎麼做?好在楊家維公司用ZOOM開會,所以他很熟悉,因此建立雲端線上讀書會,還到各社區去幫忙,中區品書會因此很快上線。
在自己社區,楊家維親自連線、主持、導讀,為確保所講的資料是正確無誤,他不停地閱讀更多上人的書籍,愈讀愈法喜愈充實,更了解佛法、了解慈濟,更愛上人。讀到《信解品・窮子喻》時,「遇到父舍,住立門側,遙見其父踞師子床。寶机承足。」感覺自己就像那位窮小孩,迷路逗留在外,最後才找到家。場景很像現在與上人座談,這麼多弟子圍繞在上人身旁,窮子(楊家維)來跟上人報告。進到慈濟世界,透過品讀上人書籍,楊家維道心堅定,將是人文推廣團隊年輕優秀人才。
楊家維的太太林巧兒於2020年受證委員,今天(11/22)則是為兩個女兒圓滿榮董。楊家維說:「我家師姊進入慈濟很單純,不像我這麼曲折;也不曾對慈濟有懷疑,遇到上人就拳拳服膺,身上細胞似乎刻有慈濟兩個字。」楊家維幽默地說:「不信的人,可以去看看。」
兩個家庭都是慈濟人,而且夫妻同修,上人為他們祝福:「繼續造福人群,增長慧命,是最圓滿的家庭。」
豐原區志工楊家維(右)及太太林巧兒(左)受證委員,兩個女兒也加入經藏演繹,一家四口都有共同的話題「慈濟事」。(攝影:蕭連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