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是禪 緣在身邊

0觀看次
A- A+

撰文/靜涵;攝影/陳榮欽

【靜思法髓籤 33】

在日常生活中,說話要很小心,要因人、因時、因地而說話。對甚麼人說甚麼話?在甚麼地方說適當說話?在甚麼時候應該說話?如果應該說而沒說,就錯失因緣;有時少說一句,也會造成很大的遺憾;這都是我們要學的日常規則。

~靜思妙蓮華第17集 2013年4月8日播出~


 

說話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智慧,如何在適當的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說出得宜、得體又大方的話,真的不容易。

因為個性使然,從小不喜與人互動,習慣了獨處,我行我素,進入社會工作後,自以為「有話直說」是毫不做作的直率個性;「黑白分明」是事理分清的正義無私,與生俱來的個性,是無法改變的真我――我就是這樣子。也因為這樣,隨心所欲的在紅塵滾滾中度過了數十個寒暑。

每個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真如的本性,只是被無明煩惱遮蔽。加入慈濟後,從付出中獲得歡喜,也在人群的互動中,看到自己的習氣。記得有一次營隊忙碌過後,我前往點心區休息,眼睛快速掃過桌上的食物,不自覺的脫口而出:「都沒有東西吃!」站在點心長桌旁的一位志工,輕輕地說:「桌上這麼多點心、茶水,怎麼沒有東西吃呢?」

當時心中愣了一下,知道說錯話了,趕緊向對方道歉。後來反省為什麼會說出那樣的話?應該心中在想「桌上的點心,都沒有我想要吃的!」當下懺悔自己少了一分感恩心,忘了背後這一群辛苦的志工。

日常生活中說話小心,是謹慎言行,勿造口業,傷人傷己,但我們往往無法守住這一念心,當有情緒升起,就想透過言詞發洩、攻擊。而修行要持戒守律,只要心中持戒,生活中的擔柴運水、舉手投足、開口動舌、喝茶吃飯,無不是禪,也就是正念。

在精舍生活踏入第七個年頭,從一開始就抱持著「每天見人要問好」的想法,希望每天都不忘廣結善緣。這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不容易,也是一種的自我檢視,看看自己是否有把心照顧好。當自己能夠面帶微笑,有朝氣地向對方問聲好,表示自己的心中無任何煩惱與罣礙;若是勉強擠出笑容,敷衍式的打招呼時,就表示自己需要盡快調適。

上人曾開示:「若能和人結好緣,就能去影響眾人;每一個人心中都有慈悲、有善念,若人人發自內心的虔誠,以最敬慎的身口意在日常生活中祈求,天下就無災難了。」常說好話結善緣,單純心寬守一念,入群修行身口意,四季輪轉法中行。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是讓我們學習的人事物,只看我們有沒有多用心。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