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釋德傑|整理.林書柔 謝美雪、編輯組
上人告訴我們:「學佛,如果不知道世間事,就無法啟發我們的心。」因為我們的心還在凡夫與菩薩的境界遊走,需要入人群見證世間的苦難,才能啟發內心,讓我們不斷地發菩提心,堅持行菩薩道。
災難與糧食危機
丹娜絲颱風重創臺南七股西寮里,強風豪雨讓鄰近海邊的低窪聚落遍地積水,多數家戶飽受屋瓦損壞,僅能以藍色防水帆布緊急遮蓋。(攝影:蔡素杏)
2025年7月6日,丹娜絲颱風重創臺灣南部,造成嚴重災害。令人感恩的是,許多人發心投入救援。災後,他們迅速趕赴現場,為災民送物資、提供即時協助,安撫驚慌的心,並協助房屋修繕。正因為我們生活在有福的地方,才能在災難發生時,立即深入災區,幫助受災居民儘快恢復正常生活。
上人說:在佛典的記述裡面,末法壞劫時代,會有大三災、小三災接連發生。大火、大水、大風的自然災難,屬於「大三災」;饑饉、疾疫、刀兵等人間苦難,屬於「小三災」。其實我們都已親眼目睹並切實感受到。
科學家、地質學家與氣候專家警告,全球氣候異常與溫室效應的加劇,每年各地將更頻繁遭遇嚴重洪水與乾旱。(攝影:李經志)
而今,戰爭從少數國家,演變成國際乃至全球性的衝突,人禍之外,科學家、地質學家和氣候專家也不斷發出警告,全球氣候異常與溫室效應的加劇,將導致每年各地頻繁發生嚴重的洪水或乾旱。尤其在非常貧困的地區,「小三災」更是不斷發生。
目前國際間許多地方已出現糧食危機,那麼臺灣有沒有糧食危機呢?有無可能只因為我們太有「福」,而沒有明顯感受到這個問題?其實糧食危機早在很久以前,上人就感受到這樣的隱憂。舉例來說,每次颱風來襲,農作物受損,菜價就會上漲,這就是糧食危機的現象。如果一直四大不調,環境不適合作物生長,作物就無法穩定供應。
乾旱與饑荒下的希望
辛巴威因政治動亂導致通貨膨脹,民生物資缺乏,加上天氣乾旱,讓飢荒更加嚴重。慈濟志工前往哈拉雷進行物資發放,讓鄉親們免於飢餓。(攝影:Busisiwe Maphosa)
辛巴威是面臨嚴重糧食危機的國家之一。受到聖嬰現象影響,當地出現嚴重乾旱,約有兩百七十萬人飽受飢餓和糧食短缺的困境。玉米是辛巴威的主要糧食,但面對饑荒,辛巴威政府甚至打算捕殺兩百頭的大象分食給所需要的地區。
若沒有惡風、惡雨,沒有不順調的氣象,五穀雜糧就不會到了無法生長的地步。為紓解民眾斷糧危機,自2013年起,慈濟每週六天提供午餐,已持續十多年,目前設有五十四個供食站,預估受益人數超過一萬人,學校假期期間則高達兩萬人。
辛巴威蒙多羅供食站滿是等待領餐的人潮,大家有秩序地排隊,因為這一碗飯,可能是一家人一天唯一的一餐。(攝影:古繼紅)
其中,自由小學的供食站就有九百多位學生。剛開始時,慈濟每週供餐一次,但因不捨孩子長期挨餓,逐漸增為每週兩次、三次,直到現在每週提供六次。我們給予學童的食物,不是只有孩子一人夠吃而已,份量一定多到可以讓他與家人分享。因為排隊取餐的孩子非常多,所以排隊時間,短則四十五分鐘,長則一個小時才能夠打到餐。
另一個是蒙多羅供食站,受惠人數超過一千人,大家都整齊排隊等候領取餐食。此外,慈濟也針對幾個需要援助的地區發放五穀粉、玉米粉與大米,因為有些孩子營養不良,所以提供五穀粉補充營養。
善的共業,化解惡果
朱金財居士(左)不只自己行菩薩道,還帶動當地本土志工從學到覺,同行菩薩道,自度度人,還可以自利利他。(攝影:Hlengisile Jiyane)
世間種種苦難,其根源都起於一念無明。我們要如何對治?上人教導,要從「學」到「覺」,因為我們欠缺了那分「覺」。如今有機會遇到佛法,就應當把握因緣,慇懃學習。
至於如何由「學」到「覺」?為了憐憫並利益眾生,就要行菩薩道,希望為眾生拔除苦難。為什麼要憐憫眾生?因為在人間,隨處可見天堂與地獄。我們要如何啟發這分憐憫心、如何度化眾生?上人說:「要引導他把煩惱的門打開,讓他入覺有情道,就是憐憫。」人人若能入「有情道」,社會自然祥和,彼此和睦相處,這便是利益人群最大的實踐。
朱金財居士不只自己行菩薩道,他還帶動當地的本土志工從學到覺,同行菩薩道,自度度人,還可以自利利他。其中本揚師兄就是最好的例子。
本揚師兄(右)深深明白付出並非浪費時間,而是一分最真實的祝福。所以他告訴自己,要成為一個能帶來希望的人。(攝影:Hlengisile Jiyane)
本揚師兄自2014年加入慈濟後,生命從此徹底改變。他之所以加入慈濟,是因為親眼見證天生殘疾的姊姊,原本被視為一輩子只能依靠輪椅生活,但在志工們長期的關懷與鼓勵下,奇蹟般地學會了走路。
那一刻,本揚師兄激動落淚,深深明白付出並非浪費時間,而是一分最真實的祝福。所以他告訴自己,要成為一個能帶來希望的人。在他生命最低潮時,朱金財師兄與慈濟志工給予無數祝福與鼓勵。他說:「慈濟人就是要不求回報地付出,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這句話,也成為他一生的座右銘。
本揚師兄(左)立下心願:「我願意一輩子都留在這個大家庭,直到生命最後一口氣。」並將在慈濟所學到的愛與上人的教導帶回社區。(攝影:Hlengisile Jiyane)
為了學習上人的教導並參與共修,本揚師兄騎著腳踏車,從蒙多羅一路前往哈拉雷。這段路程非常遙遠,每次抵達時,都會看到朱金財師兄與所有志工,像迎接英雄般溫暖地歡迎他,讓他感受到家人般的關懷。那一刻,他在心中立下心願:「我願意一輩子都留在這個大家庭,直到生命最後一口氣。」他還立下心願,要將在慈濟所學到的愛與上人的教導帶回社區。
持續累積善業,讓愛傳遍世界
戰火中的加薩走廊,一名幼童為食物走十二公里,親吻志工的手表謝意,卻在槍聲中倒下,凸顯了當地糧食危機的嚴重性。(圖片來源:大愛新聞擷取畫面)
近期,加薩走廊的戰火持續,有些人即使走上極為遙遠的路,仍可能領不到食物。一位看來或許是就讀幼兒園年齡的孩子,也可能因為營養不良而顯得格外瘦小,他走了十二公里的路,只為了領取食物。
當他終於領到食物時,他對著發放者的手,輕輕親吻,以表達感謝。然而,就在他親吻這隻手的同時,槍聲響起,孩子中彈往生。這一幕既令人不捨,也讓人深感遺憾,也再次凸顯了當地糧食危機的嚴重性。
生活在有福的地方,我們應心懷感恩,持續啟發愛心、累積善業,讓善化作守護臺灣的力量,並推及國際,照顧更多受苦的人。(攝影:劉子正)
據報導,加薩走廊當地十個人中,就有三個人一整天連一口食物都吃不到,其他七個人也未必能夠飽足,情況非常嚴重。許多慈善團體,包括慈濟在內,都想進入當地援助,卻因種種阻礙,讓食物難以送達。
上人說:「我們現在開始要好好培養這一念愛心,如果人人心中有愛,自然共業就沒有惡。」善的共業不會帶來惡果,人心無惡就沒有惡的氣候,一切唯心所造。
我們應心懷感恩,因為仍生活在一個有福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不斷啟發愛心,持續累積善業,讓這分善化作守護臺灣的保護膜,並將善的力量推及至國際間,照顧許多受苦受難的人。
(整理自2025年8月8日志工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