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如光 點燃心燈現光明

0觀看次
A- A+

分享.釋德佩|整理.趙淑娟、簡汝練、葉灑瀛、編輯組

生活中常有困境,若無「法」入心,便無「法」度。唯有善知識引導,讓法照亮內心,才能轉念自利,進而影響他人。(攝影:陳靜惠)

我們的生活中時常會遇到許多困境,若心中没有「法」,就如同上人所說「無法度」。唯有藉由善知識的引導,讓法入心,才能有所改變。當心中有法,不僅能照亮內心,也能影響他人。

上人的靜思語,多源自弟子的提問與師父的開示,一句法語往往如醍醐灌頂般,讓弟子當下領悟。例如,上人教導我們「甘願做,歡喜受」、「行善行孝要及時」、「人生只有使用權,没有所有權」。而靜思語所帶來的法喜與啟發,也令人格外受用,目前已翻譯成二十三種語言,廣傳於世界各地。

法語如光,點亮跨越語言的弘法路

萬利法師因語言障礙備感沮喪,卻因一則靜思語:「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而找到前行的力量,從此改變人生。(攝影:林志郎)

2005年,來自越南的萬利法師被依止的道場派來臺灣學習中文。隔年,同學因車禍受傷住進台北慈院,萬利法師前去照顧他。在照顧期間,萬利法師卻因為語言不通無法與護士溝通,感到非常沮喪。就在此時,他在醫院牆上看到一句靜思語:「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這句話深深影響了他,成為改變他人生的重要轉捩點。

受到這句靜思語的啟發,萬利法師重新燃起了自信,從此勇猛精進地學習中文。在學校的考試中,他拿下第一名,尤其在《古文觀止》的測驗中名列前茅,也因如此,他的心中悄悄種下了將靜思語翻譯成越南文的種子,希望越南社會大眾,也能因為閱讀靜思語而得到大利益。

越南的永嚴叢書國際佛教經典翻譯中心參訪台北慈濟醫院,萬利法師(中)表示,為了翻譯上人著作,必須深入了解上人的慈悲精神與志業。(2023/04/11;攝影:范宇宏)

發心立願後,萬利法師也迎來了難得的因緣。2023年3月,慈濟大學顏瑞鴻副校長,率團前往越南河内的陳仁宗學院參訪;當時萬利法師正好在該學院任教,他把握因緣,主動提出希望能翻譯上人的靜思語。

在宗教處的安排下,萬利法師於2023年7月回到臺灣前往花蓮面見上人,並獲得上人的祝福,發願將翻譯越南文的靜思語於越南推廣發行。

經過十個月的努力,萬利法師體悟到,靜思語雖字句簡短,卻涵義深遠。他先完成了前五集的翻譯,並交由越南的慈濟志工協助校稿,終於在2024年6月順利成書;同年7月再次來臺,親自將這本書呈給上人。

新書發表與心靈祈福,善念共振人間

由萬利法師帶領翻譯的《靜思語》越南文版套書,獲政府許可出版,於河內隆興寺舉行正式發表會。(2024/09/15;攝影:林志郎)

2024年8月17日,萬利法師在越南胡志明市的永嚴寺,率先舉辦了《靜思語》越南文版的新書發表會,他也預定於9月8日,在越南河内的隆興寺舉行正式的發表會,志工們為此投入大量心力,努力籌備。

然而,就在此期間,強烈颱風摩羯重創越南,成為當地七十年來災情最嚴重的一個颱風。政府緊急發布通告,各地政府機關、學校停班停課,並禁止一切集會活動,全國全力投入救災行動。

當時,志工們擔心是否得取消即將舉辦的發表會,且因為越南地廣,南北距離遙遠,若臨時停辦,行程將受阻。因此,大家不敢輕舉妄動,只能以最虔誠的心祈求雨不要再下,期盼發表會能如期舉辦。

河內慈濟負責人王寬鴻師兄感嘆上人的偉大,將深奧的佛理以平易近人的言詞表達,而所集結的《靜思語》,是淨化人心的法寶!(攝影:林志郎)

就在9月11日,風雨終於止息。隔天,越南河內聯絡點的聯絡人王寬鴻師兄,立刻開車前往隆興寺拜訪廣霖法師,希望發表會能如期於9月15日舉辦。一路上,他心情忐忑,心中不斷默念著上人,祈求上人為他祝福,願發表會能順利舉辦。

真的不可思議,王寬鴻師兄突然心中生起一個想法㇐㇐上人一向慈悲為苦難眾生,如果能在發表會中,加入為受災眾生祈福、募心募愛的環節,不就是事理印證最佳典範嗎?

有了這個想法,王寬鴻師兄立刻與法師們商量。出乎意料地,法師們欣然同意,於是發表會得以如期舉辦。越南的慈濟志工也把握因緣,在寺廟大廳兩側的廊道設置導覽壁架,介紹慈濟的四大志業與八大法印。此外,越南慈濟志工也發心供養三千套越南版《靜思語》,希望將這分祝福送至全越各地佛學院,與即將入學的大一新生結緣。

河內隆興寺舉辦《靜思語》越南文版發表會,現場布置慈濟四大志業與八大法印海報,師姊們親切導覽,分享慈濟精神。(攝影:林志郎)

萬利法師發願,希望再版的《靜思語》能以中越雙語對照的形式出版,也希望每週能安排兩天,在越南佛教電視臺親自解說靜思語。同時,希望仿效大愛電視臺的做法,於越南佛教電視節目的廣告時間播放一句靜思語,讓法語融入大眾的日常生活中。

以法為光,走出生命幽谷

慈濟人因為薰法,進而身體力行;正如經中所說:「苦既拔已,復為說法。」自己聞法、身體力行,才能以法感動他人。在越南,慈濟志工們正是以這樣的精神,用法來輔導個案,透過薰法、傳法,以心轉境,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越南慈濟志工落實聞法、薰法與傳法的精神,進而身體力行,陪伴個案轉念,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圖片來源:林伶姿提供)

在此與大家分享兩個真實感人的個案故事。

一位年輕的女子,她一出生便被送進保溫箱,幾乎耗盡了家中所有積蓄。幸運的是,她最終健康地長大成人,還成為國家級的跆拳道選手,擁有八面獎牌。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她頸部以下癱瘓,僅剩頭部可以活動。雖然社會也曾提供協助,但她仍時常陷入絕望,甚至多次萌生輕生念頭。後來,有人提報給越南的慈濟志工,志工們隨即展開關懷與陪伴,更重要的是,帶她接觸佛法。

對身心障礙者來說,聞法難如登天,需咬著輔具操作平板,一點一滴聆聽上人開示。(圖片來元:擷取自釋德佩簡報)

另一個個案則是自出生便罹患腦性痲痺。因為身體無法自主控制,終日不停顫抖,並時常埋怨父母。長期下來,他變得個性暴躁,脾氣不好,心中充滿憂愁。慈濟志工得知他的情況後,開始定期關懷,並邀請他一起聆聽上人開示和薰法香。

我們平時聞法是那麼地簡單,但對他們來說,卻是極大的挑戰。他們因為身體障礙,必須用口咬著輔具才能操作平板,才能一點一滴地聽聞上人開示。正如經中所云:「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當心中有法,就像點亮了一盞智慧的明燈,能明辨是非。

千金萬擔的願力

環保志工一擔一擔回收分類,為淨化大地付出心力,都是「金」。我們聞法後,更應身體力行,把每一句法都化為日常實踐。(攝影:廖嘉南)

一句法語,真正是「一句值千金」。2025年6月14日,上人行腳至臺北,與環保志工進行了一場溫馨座談。透過環保志工的分享,讓人了解到,環保站不僅是回收物資的地方,更是一座修行的道場,上人讚歎地說:「千『金』萬擔啊,很有價值。」

當年,師公給上人「為佛教,為眾生」是千「金」萬擔,很有價值,代表著無價的願力。上人看到環保志工不畏艱辛地資源回收、垃圾分類,一擔一擔地為淨化大地而努力,都是「金」,我們每一個人,只要有受法,我們每一句法,都值千金,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聞法的機會,受法後更要身體力行於日常。

全球慈濟志工推動環保,累積回收達一百億,成就無數善行。我們不應輕視每一個舉動或一句法語,因為善法入心,能滋養慧命。(攝影:吳逸民)

上人開示:人生什麼最快樂?知足,知足就要會感恩,就是活在這種彼此感恩、清凈的國土。有人說,人生是濁土,我說不是,人生是淨土,三變淨土啊!

真的,這就是「三變淨土」。二十三年來,全球慈濟志工推動環保回收,累積達一百億,能為苦難人做多少事,真的是很不可思議。所以,我們不能輕視一個小小的舉動,或是一句啟發心靈的法語。當我們聞法,不只讓善法入心,更能滋養慧命。

我們一定要如上人所說,把「法」視為「寶」,恭敬珍惜。就像這兩位個案,因為求法而心開意解,翻轉了自己的心念。相信他們的業也將隨之消除,來生必定能續行菩薩道。

(整理自2025年7月29日志工早會)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