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釋德澡
悲傷、不捨
上人溫言慰勉,期盼呂清音師姊拉長情,擴大愛,連同師兄那一分,也一起用心付出。(攝影:陳榮豐)
「目屎(眼淚),較減省咧用(省一點用)。」在台中分會夾層裡,上人不捨地對著雙眼哭腫的呂清音師姊說。
聽到上人溫言暖語的慰藉,呂清音師姊強忍的淚水又再次潰堤。
「妳要顧好這對眼睛。」上人希望呂清音師姊拉長情,擴大愛,連同師兄那一份,也一起用心付出。
中區榮董召集人洪志成師兄,在二〇〇五年十月三日走完一生。面對師兄的家屬,上人只是安慰、慈悲地開示,卻忍著自己內心的悲傷與不捨。
洪志成師兄於2005年10月3日走完一生。面對師兄的家屬,上人慈悲開示,卻忍著內心的悲傷與不捨。(攝影:賴愛姍)
「我們天天為父親念佛。」洪志成的大兒子說。
「誦些什麼?」
「《無量義經》。」
「有什麼想法?」
「第一次不懂,第二次、第三次,慢慢就懂了。」
「《無量義經》是一種遼闊的人生,〈德行品〉中『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之境,能真正體悟與做到其中之理,就是人生最美的境界。」
亮麗的心地風光
921希望工程,洪志成師兄(右一)也加入埔里國小連鎖磚鋪設的行列。(2001/12/15;攝影:徐明江)
921地震的因緣,洪志成投入「希望工程」;六年來,一步八腳印,印印清明,更發願走向國際,把愛遍灑全球。上人說:「他的人生是亮麗的,他的離開,縱然有很多不捨;然而,看到他選擇解脫病苦,我們也替他感到歡喜。」
洪志成在慈院心蓮病房期間,王令一師兄前往探視。當時王令一師兄即將前往印尼,便問道:「有沒有什麼話要轉達的?」
已經萬緣放下,滿臉笑容的洪志成,坦然說出他在病榻上的體悟:「要把握時間,趕快做;要把『佛心師志』放在心頭。」
上人說,這些話可當作他人生的座右銘。一個事業再成功的人,人生終了,要找出亮麗的足跡,「很難。沒有入慈濟的話,真的很難。」
圓滿一生
洪崇維(中)實踐爸爸洪志成的遺願「希望子子孫孫做慈濟」,與媽媽呂清音(左)、姊姊洪芯宜(右)成為同師同道的慈濟人。(攝影:許順興)
更難得的是,洪志成以身示教,引領子女一一進入慈濟,共行菩薩道。
「那麼多人關懷,我們既感動又感恩。」大兒子真情流露地表示:「父親結了很多好缘,如果是我離開,大概只有家人為我祝福吧!」
「現在當區(西屯區)每天都安排一組前來陪伴。」呂清音補充說。
「父親在那裡(指大體捐贈),我們很放心。」大兒子又說。
靜思精舍常住師父帶領學校師長、醫學系學生及志工們虔誠恭送大體老師洪志成師兄。(2009/02/28;攝影:李家萓)
上人也讚歎親人的放下和抉擇:「這比一把火或在荒郊野外溫馨得多了!」能做「無語良師」,化無用為大用,這樣的生命是多麼寬廣啊!
上人慈示:「在人生的最後,最重要的是能『心無顛倒,意無貪戀』。」洪志成在生命最後的階段,仍以談笑面對病痛,幽默看待人生,可說是一生圓滿了。
儘管欣慰洪志成走完圓滿一生,上人言語中仍不免透出濃濃的哀傷:「用餐的時候,少了一個人陪伴,也少了一個人講笑話給我聽。」
赤子之心菩薩行
洪志成師兄道風德香追思會,呂清音師姊追思及感恩師兄幾十年的照顧與陪伴,給她和孩子們一個溫暖的家。(2005/10/16;攝影:林昭雄)
呂清音師姊的悲傷與不捨,本人之常情。為了淡化那憂傷的氛圍,上人看著呂清音師姊的孫女,對大家觀機逗教:「行菩薩道要有赤子之心,沒煩沒惱。」
「心若袂開(不能展開心胸),就無法度(沒辦法)健康。」上人希望呂清音師姊打開心中的千結小愛,讓自己心安,也讓洪志成師兄走得無罣礙。「有些小孩一出生,見人就笑,很得人疼,就是在捨此生、投彼生時,只有祝福,沒有扯不開之情。」
上人一生點滴分明,從不為個人生死、利益得失、五毒煩惱;所煩憂的是天下事、眾生事,所以,上人說:「我沒煩惱(ㄋㄠˇ),只有煩憂(ㄌㄜˋ)。」
上人字字句句鏗鏘有力,寬慰著洪志成師兄一家人的心,而對在場的慈濟人,也具有醍醐灌頂的作用,因為在人生道上,要走得生死皆自在,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啊!
(2005年10月13日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