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心隨喜 增上信願

0觀看次
A- A+

分享.釋德倍|整理.簡淑絲、紀淑貞、詹大為、張翎慧、編輯組

佛陀在人間,無非是要教導眾生自覺,知道自己也有與佛同等的智慧,本具與佛相同的自性,人人都能進修慈悲與智慧。

深心隨喜妙法,日常實踐菩薩道

佛陀於法華會上展現十項神力,藉此讓弟子與眾生生起信心,知《法華經》是如來一切法、神力、祕要與甚深之事。(攝影:許明捷)

在〈如來神力品〉中,佛陀於法華會上現無量神力,其功德力無比殊勝。此中展現了十項神力(註),世尊藉此讓弟子與眾生生起信心,了解這部《法華經》乃是集如來一切所有之法、一切自在神力、一切祕要之藏及一切甚深之事。

《妙法蓮華經如來神力品》:「即時諸天,於虛空中,高聲唱言,過此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世界,有國名娑婆,是中有佛名釋迦牟尼。今為諸菩薩摩訶薩,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汝等當深心隨喜,亦當禮拜供養釋迦牟尼佛。」

天人見佛現神通力,歡喜告訴大家,人人都應珍惜因緣,好好學習這部《法華經》,要深入經藏,勤於讀誦書寫,並廣為弘揚、傳法,於日常生活中更要身體力行,實踐經中法義。

上人依經文的手札說:「天勸大眾,令發深心,隨喜妙法,又勸加敬釋迦世尊。」在〈讚佛偈〉云:「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對於這段經文,上人開示:「要用心了解法,就是這樣法很深、很深,所以我們要深心隨喜就能夠增上信願。我們要每天隨喜,每天禮佛、拜佛、讚佛,來增長我們的慧命,增進我們的道心,增上我們的信願。」

上人進一步提醒,要以歡喜心、深心來接受法,感受法的妙,將法受用在心,若能用心,佛法就在生活中。佛法無處不在,佛陀的法都是可以普被眾生,普遍照顧一切眾生。而照顧眾生,就是我們最好的修行,也是我們成長慧命、增加福德最好的機會。

善知識如燈,照見我們的心

佛誕節、母親節、慈濟日三節合一的日子,環保回收車改裝成行動浴佛車,與大眾結善緣。(攝影:廖文聰)

生活中我們常會迷失那一分道心。娑婆世界充滿苦難,當遇到困境時,就會起無明,讓我們偏離正確的方向。所以,我們要每天與菩薩同行,天天做慈濟,身邊自然有善知識相伴,無論心念如何起伏,善知識與良友都會及時指引,幫助我們回歸正道。

六月中,一位師姊回精舍出坡,問我:「師父,可以在自家門口浴佛嗎?」我說:「可以,但社區有辦浴佛的話跟大家一起浴佛比較殊勝、莊嚴,更能度眾。」

原來,這位師姊家位於菜市場,5月4日那天,她家門口提供給社區舉辦浴佛,很圓滿、很歡喜。但在5月22日下午,她二十六歲的孫女逛街時突然發生意外往生,讓她非常自責,不斷說:「阿媽做錯事、阿媽做錯事......」

我安慰她,帶她到大殿向菩薩訴說心中的苦,告訴她:妳的孫女她很清淨,她沒有做錯事,她的這一生已經圓滿,她與你們的緣已經結束。妳要祝福她快去快回,再來跟妳一起行菩薩道。

當我們願意說出來,善知識就會在身邊,一句安慰、一分陪伴,給予正確引導,幫助我們轉念,將煩惱化為菩提心。(攝影:顏明輝)

我們身邊都需要善知識,當我們面對困難時,不必害怕被人知道。師姊說她一直不敢說,因為一些沒有學佛的人會流言蜚語,說家裡發生這種事情,是因為在家門口浴佛的緣故;這就是因為沒有善知識的引導。當我們願意說出來,善知識就會在身邊給我們正確的答案,幫助我們轉念,將煩惱轉為菩提心。

所以,我們心要定,不要變異,人人心中有法,最重要就是要護持正法,像《法華經》〈陀羅尼品〉裡面,佛陀也交代羅剎女,要護持受持《法華經》者。羅剎女是非人。一般我們都會害怕,但只要我們行的是菩薩道,做的是好事,連羅剎女也會來護持我們。當我們遇到了生活上的困難,首先就是不要迷失方向。

《法華經》可貴之處在於教導菩薩法,啟發我們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中,要如同出汙泥的清淨蓮花,能深入人群去度化眾生。眾生越苦難,菩薩的行願就要越堅定。

以願力啟發道心,以法華建立慧命

在六月大共修日時,有志工問起慈濟人共修結束之後的回向文:「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菩提鐘聲聲傳法,叮嚀人人把握分秒,精進修行。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業障悉消除,行菩薩道而不退轉。(攝影:游錫璋)

「願消三障諸煩惱」中的「三障」,指的是「煩惱障、業障、果報障」。這三障會衍生出百八煩惱,而我們可透過修持《水懺》明白,需要將此三障悉數消除才能清淨。

第二句「願得智慧真明了」,《法華經》是教菩薩法,行菩薩道,至一切智。一切種智是佛通達諸法總相別相,真如實智,斷妄惑;一切智、道種智,二者合,故名一切種智。「一切智」是聲聞緣覺的智;「道種智」就是菩薩的智。

第三句「普願業障悉消除」。業,指的是行為造作,包括身三、口四、意三,即身體的行為、語言的表達和思想意念。

我們應以懺悔之心清除三業所障,回歸清淨本性。憶念本願,不忘初發心,願世世常行菩薩道。(攝影:游錫璋)

這三業讓我們每天需要做功課,若行為造作或思想意念不如法,起不善念,就會形成「障」,阻礙我們修行;而「業障」,則由過去所造惡業引起的果報障礙。所以我們要一一悉懺悔,當我們念這句回向文,就是希望並發願能夠「世世常行菩薩道」。

《法華經》中所說:「如來一切所有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祕要之藏,一切甚深之事,皆於此經宣示顯說」。回想我們乃是過去生生世世累生累劫以來,隨著諸佛到這一世,跟著上人行菩薩道。因此,我們更要來憶念本願,找回清淨本性,不忘初發心,真正去了解佛陀在法華會上所教導的菩薩法;每天行在菩薩道中,互相的互為善知識,共同成就道業。

(整理自2025年7月1日志工早會)

(註)十神力:
指佛演說法華經後,示現之十種神變。即:
(一)出廣長舌,上至梵世。(二)由無數毛孔放無數色光,遍照十方世界。(三)攝舌相而謦欬。(四)彈指。(五)由謦欬及彈指之二音聲,地起六種震動。(六)由震動而普遍十方世界之眾生皆來會。(七)天龍、夜叉等見此盛會之莊嚴,百千萬億之菩薩及諸四眾恭敬圍繞釋迦牟尼佛,生大歡喜心,於虛空中高唱奉勸禮拜恭養釋迦牟尼佛。(八)諸眾生聞虛空中之聲,合掌向娑婆世界,歸命稱名。(九)以種種之華香、瓔珞、幡蓋等遙散娑婆世界。(十)十方世界通達無礙,如一佛土。〔法華經神力品、法華文句記卷二十九〕〈引用自佛光大辭典〉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