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在日常-2004年隨師劄記】締造生生世世同心圓

0觀看次
A- A+

文.釋德澡

「全家大小十七位都是慈濟人,真是不簡單啊!」上人欣慰地說道:「這四十年來,我有所求的就是這個。(指菩薩家族一一湧現,一步步朝淨化人心實現。)」

這個令人感動的菩薩家族,由七十五歲的父親蕭登月師兄與七十一歲的母親蕭藝師姊,帶領已成家立業的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及其眷屬,一同上台分享令人動容的菩薩故事。

有福之人付出更多

蕭登月投入環保,找回生活重心,腳疾也隨之痊癒,親身印證「天天做環保,天天得無價寶」。(攝影:李威德)

「我是天下最有福的人!」彰化慈誠蕭登月滿懷喜悅地說:「從小到大,今天是我最高興的一天,也是我收過最好的父親節禮物。我要當面向上人說感恩。」

蕭登月已退休十一年。退休初期,因為生活無目標,曾做過一些沒有意義的事。大女兒蕭婷之看了不忍,便引領父母投入環保,不僅讓他們的生活充實、有意義,連原本的腳疾也都不藥而癒,這句「天天做環保,天天得無價寶」他們身體力行去驗證。

蕭登月經營了一片果園,自從投入慈濟大家庭以來,每逢柳丁、龍眼盛產時期,總有許多發心志工前來幫忙採收和義賣,為醫療志業「守護生命」注入更多的心力。

蕭登月經營果園,慈濟路上有志工齊心相伴,柳丁、龍眼盛產時,一同採收義賣,為醫療志業「守護生命」注入更多的心力。(攝影:袁淑珍)

保有農家純樸特質的蕭藝,站在台上緊張而靦腆,她將心中對上人慈悲與智慧的感動,以一句有力道又到位台語讚歎道:「上人,您有夠ㄎㄧㄤˋ(四聲)耶ㄋㄟ,啊!我也不會講啦,您很行(棒)就對了。」

蕭藝是環保志工,資源回收是她的最愛;每星期一次到斗六擔任門診志工,更是她和蕭登月最美麗的約會時光。由於她已年邁,無法承擔諸多委員的勤務,於是向兒女們說:「沒辦法當委員,我乾脆當榮董好了。」

多麼可愛又有智慧的阿媽,從她滿臉的笑意和知足的臉龐中,足見她對上人的敬佩和感恩。

上人,饒了我吧!

蕭婷之(右)是家中第一顆菩薩種子,願力感動先生鄭武松走入慈濟,從環保做起,一步步踏上菩薩道。(攝影:游國霖)

一粒種子,生百千萬。蕭婷之是這個家庭的第一顆菩薩種子,早在1987年起,她就成為慈濟會員。婚後,與先生鄭武松共同經營電腦打字行,為了爭取訂單,鄭武松交際應酬樣樣精通,這樣變調的日子,讓蕭婷之度日如年,痛苦不堪。

投入慈濟後,蕭婷之誠心發願:「希望先生能一起走菩薩道。」願力不可思議,不到一星期,陳志銘、陳益冰兩位師兄就來邀約鄭武松一起做資源回收。其中,陳益冰師兄更不為身障所困,仍努力為社會、大地付出,深深震撼了鄭武松。他感動地說:「我好手好腳,也應盡一分心力。」於是,環保志工成為鄭武松踏入慈濟的第一個腳印。

「抽菸這玩意兒,真難改。」鄭武松回想那段難捱的日子,「每次偷抽,當要出去做環保時,就拚命刷牙。」蕭婷之也經常糗他:「像小偷一樣,你不覺得難過嗎?」可是菸癮一來,他還是會控制不住。

鄭武松在花蓮尋根時,因一顆牙突然脫落而驚覺懺悔,從此徹底戒菸,踏實走上慈濟路。(攝影:李寶熹)

在培訓慈誠期間,鄭武松仍偶爾會抽上幾根。直到回花蓮尋根,在上人開示當下,他的牙齒竟突然流血,甚至無預警地掉了一顆牙。他既沒有蛀牙,也沒有牙周病,這突如其來的狀況讓他驚懼萬分;擔心驚動在場所有慈濟人的他,當下只能在心底向上人誠心懺悔:「上人,饒了我吧!」從此,他不再為了吸幾口菸,而過著偷偷摸摸、緊張的日子;他徹底戒菸,成為標準的慈濟人。

鄭沁妤和鄭琬瑜是蕭婷之的女兒,鄭沁妤已是慈濟委員,即將步入紅毯的她,滿懷感恩地說:「感恩上人,讓我進慈濟後找到了好夫婿。」鄭琬瑜則是日本慈青,目前擔任日本分會的文宣,她很感恩日本的師姑、師伯對她的細心照顧,讓她有了很多學習與成長的空間。

慈濟統一了我們

蕭燕織(左)對大姊蕭婷之多年的用心接引始終無動於衷,如今的他已參加慈誠培訓,語氣也有了明顯轉變。(攝影:施龍文)

一向很「鐵齒」的大兒子蕭燕織,對大姐蕭婷之多年的用心接引,始終無動於衷,他說:「大姊夫(鄭武松)若能改掉菸酒的習慣,我就進慈濟。」

如今的蕭燕織已參加慈誠培訓,語氣也有了明顯轉變:「我們兄弟姊妹各組家庭後,彼此像聯合國一樣,經常意見不一而傷了和氣。現在被慈濟『統一』後,又恢復以往和諧的氣氛。」

代代傳承,是慈濟的希望。蕭燕織的兒子蕭府岳也表示:「考上研究所後,我會在慈青學長會繼續關懷學弟妹」。身兼委員、慈誠,並擔任雲科大慈青負責人的二兒子蕭燕錫也說:「慈濟一切的好,從我們家全站在台上就知道了。」他的同修魏碧惠是委員,也是參加教聯會的高中老師,她表示:「一切盡在不言中,多用心,做就對了。」

以身作則做慈濟

蕭婷莉(中)感恩姊姊蕭婷之的接引,同修張天鳴(左)戒除惡習、投入慈濟,帶動公司推行環保與素食,全家齊心行善,她感嘆自己是最幸福的人。(攝影:官玉純)

蕭婷莉很感恩姊姊蕭婷之的接引:「我家師兄(張天鳴)以前每天忙著交際應酬,現在則是每天忙著做慈濟。所以,我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張天鳴經營兩家汽車駕訓班,過去是應酬一攤接著一攤,應接不暇。自從加入慈濟後,不僅戒除「五專」習氣,更以身作則帶領員工投入資源分類。「公司每天的垃圾量低於一袋。」張天鳴很有成就感地說:「所有員工都讓他們捧『鐵飯碗』。」

原來,張天鳴為了落實垃圾減量,貼心地送每位員工一副鐵製碗筷,並贈送環保「三寶」,放在員工家裡用。另外,員工看他們吃素吃得津津有味,也一起加入,於是公司中餐全部「素」的可以,可謂是大地環保和心靈環保兼顧。他們的女兒張品依,自從加入慈青後,一改以往愛玩的個性,成績也明顯進步,難怪蕭婷莉會說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仙道」轉「正道」

蕭燕慧起初對慈濟無感,為探究家人改變而走入慈濟。如今不但樂於分享,還在學校接引志同道合者同行善路。(攝影:陳聰霖)

談起三弟蕭燕慧的個性,當初對加入慈濟不為所動,到2004年參加慈誠培訓,蕭婷之可是費了不少心力。蕭燕慧說:「看著家人一個個改變,我在納悶,慈濟是不是教了所謂的『行為改變技術』?」為了弄個明白,他便踏進慈濟來一探究竟,於是發現了新大陸,「原來要改變別人,先得改變自己。」如今的他,不僅逢人便分享慈濟的好,還在學校接引了不少同志願的人。

蕭燕慧的同修王意秀是國小老師,未入慈濟前,高傲又迷信,遇到挫折便四處求神問卜,甚至曾萌生當「仙姑」的念頭。

王意秀首次參加歲末祝福時深受感動,因而踏上不悔的慈濟路。如今在校培育手語成員,為愛灑人間注入新活力。(攝影:賴廷翰)

「每天有一群誦經團在我身邊誦經,認真的幫我超渡。」王意秀打趣地說,「感恩他們為我超渡成功;難怪我婆婆會說:『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因為我們全家都在做慈濟。』」

談起「仙道」轉「正道」的轉捩點,王意秀提到某年第一次參加點燈(歲末祝福祈禱)時,深受感動:「會場安靜無聲,每個人都規規矩矩。」一顆好奇的心,令她走入永遠不悔的慈濟路。如今在學校裡,她在班上訓練十位手語成員,為愛灑人間運動增添一股新活力。

締造美麗願景

菩薩種子倍增復生,以上人為核心的同心圓持續擴大;在陽光與法水滋養下,菩提樹日漸茁壯,慧命於地球村這片大福田中,生生世世深耕綿延。(攝影:蕭寂興)

這個慈濟家庭,各個表現傑出人,上人忍不住一再讚歎:「實在是真水(美)的家庭,菩薩圓滿具足;難怪老菩薩會說:『我是最幸福的人。』」

在菩薩道上,菩薩種子一一倍增,一一復生,讓以上人為核心的同心圓,不斷擴大再擴大。有陽光、有充足養分灌溉的菩提樹,也日漸茁壯;相信「地球村」這塊大福田,在全球慈濟人的合心耕耘下,我們的慧命將生生世世深耕,綿延流長。

期待未來能成就無數菩薩家族,共同締造這個美麗願景。

(2004年8月7日完稿)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