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諸眾生真善知識|精舍那一晚

0觀看次
A- A+

文.顧詩蘊

「不要怕做錯事,經驗是從做中累積出來的。」慈師父智慧之深,輕輕化解了我心頭的那一道牆。

上人習慣叫我「上海姑娘」,很多人好奇我為何能聽懂上人講的閩南語?在我的心中,弟子聽懂師父的話是基本;把法脈落實在人間需要努力,這是多麼艱巨的任務!若無常住師父們及很多志工菩薩傳法在人間,身在上海、隔著海峽的我們,如何能叩開靜思這道門呢?

追憶往事,十年前的夏天,夜色已深,我獨自坐在精舍的椅子上發呆。忽見慈師父走過來,坐到我身邊。想必當時的我,臉上一定寫滿憂鬱,心境像夜色那樣的黑,看不到一點光芒。

慈師父問我怎麼了?我講得很簡單,那時在上海推動「人人慈善」,其中艱辛不足為外人道,豈是三言兩語可說明白!沒想到,慈師父智慧之深,輕輕化解了我心頭的那一道牆。「不要怕做錯事,上人以前就是這樣教導我們,經驗是從做中累積出來的。」

確實,我當時希望能把法脈落實在當地,做到步步精準;無形中卻壓得自己快透不過氣來。就如聽打晨語的字幕,上人的開示如果漏打了一個字,我就覺得有缺憾,總是想做到盡善盡美。但,世間哪有完美之事?

慈師父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他接著說:「上人也被騙過啊,那時上人也還很年輕,有一天,我陪上人從火車站出來,有人上前乞討,說他身上沒有錢,肚子很餓,還打算把女兒賣到特種行業去。」上人一聽,眼淚就掉了下來,轉頭問慈師父身上還有多少錢?「我看了看兜裏的錢,跟上人說只有十幾塊了!上人就說全部給他。」

第二次,又碰到他來討錢,上人還是給他了,並看他沒有襪子穿,還叮囑慈師父記得送襪子過去給他穿。「那時候,我們自己也都沒得吃啊!」那人走了之後,旁邊有個好心人過來說,那個人是騙子。「當他第三次再來乞討時,上人沒有說什麼,只是沒再給錢了。」

聽慈師父講完這個故事,我心中的壓力瞬間去掉一半。確實,當時我剛從研究所畢業,沒什麼人生閱歷,經驗也不足,上海的個案又非常複雜且困難,我不知如何跟案家互動、不會做評估。慈師父這番話,等於解開了我心中的結──什麼都不會,沒關係,慢慢做就能累積經驗,重要的是那顆慈悲助人的心!

慈師父大概看出我還有疑問,追問我還有什麼困難?我回答,上海活動多,大家都有事忙,遇到緊急事件,常找不到人出勤,好不容易找到人可一同去,回來卻又沒法在第一時間做好評估,心裏實在很煎熬。

慈師父聽完後,輕輕問我:「過程中,你有盡力了嗎?」我仔細想一想,回答:「有。」師父接著問:「那別人有盡力了嗎?」我想了想:「應該也是盡力了!」慈師父微笑地點點頭,對我說道:「以前上人曾提起,我們沒有過去探視的時候,對方也是在生活啊!意思是說,『苦』不是你去看到了才有,而是早已存在。」慈師父用上人的話來勉勵我:「要能被慈濟人救到,也是過去結下的因緣。被救者也要有福,才能被看見、被救;若無因緣,想救也救不了。」

聽完後我恍然大悟!是啊,世間苦難何其多,但為何我們可以接觸到這個人,其中必有因緣。有時候接觸到了,卻又因種種因緣而救不到,過程中有努力,若還是沒法達成,就只能以「因緣觀」視之,才不會將煩惱累積於心。

微弱的燈光照在慈師父慈藹面容上,襯托出一派氣定神閒,我心中的煩惱也消除了。我心想,之前大家只習慣聽慈師父「講古」,敘述克勤克儉、傳承靜思家風的故事;但其實,他長久跟隨上人修行,慈濟的每個法印都踏實經歷過來,那是最真實的智慧寶藏,也讓我們永遠學不盡啊!

夜已深沉,德昀師父悄悄搬來一支電風扇給我們吹,習習涼風吹散了我心頭的陰霾,我正襟危坐地聆聽他老人家的開導。接下來,慈師父的一番話,更像是家中長輩在跟晚輩乘涼時的話家常。

慈師父悠悠地說,在他未出家、還沒追隨上人之前,在家裏什麼家務都要做,包括煮飯做菜。他描述,過去田間有牛蛙,他也殺生過、做成菜餚。「我那時不懂,現在知道自己業重,所以要認真修行。」慈師父強調,上人說「老實修行」,出家之後,也曾想做很多事,試過一項又一項,很多還是做不成,那就是「業」,所以要老實修行。

當慈師父講出「老實修行」四個字,也重重落入我心底。他這一生犧牲奉獻,實堪是靜思弟子的楷模;同時我也生起無限的慚愧,至今很多事我還沒有成就,實該要懺悔!

老實修行,與人無爭、與事無爭、與世無爭,這是慈師父留給我最寶貴的身行典範。

身為大師兄的慈師父(左二),凡事以身作則,勇猛精進,樹立典範。(攝影:黃錦益)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