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明
咱們家師父想出的「三合一」套碗模式,雖說簡單,但還是聽說有別組的人把它學了去!
近住女與德瑅師父一同將大寮的鍋、碗、瓢、盤歸位。(攝影:吳亞馨)
話說煮碗機點火運作時,最有趣的畫面,就是總會有人不時地走到煮碗機前,抬頭盯著機上的碼錶看了又看。看的是,顯示熱度的指針是否已經達到一百度。
一百度是水的沸點,也是大家公認已達消毒殺菌功能的溫度。說實在的,達到這個溫度,還真需要一些耐心等待。是故,每次煮碗時,用心、細心的淑照媽總會在下殿時,快步走到煮碗機前,先檢查水量是否充足,再確認水開關的閥頭是否正常。隨後拿起點火槍,啪地一聲點燃機下的瓦斯,讓機器慢慢加熱,再用等待的時間用早齋。
這些有情有義的師父們,當然也包括組員之一的在家人我,多少也會情義相挺。在淑照媽點火、準備的頃刻,大家能幫的就幫,若人手太多時,就會立於一旁提供精神支持,展現同進退的團隊精神。
等到早齋用完,煮碗機上的指針也差不多走到了一百。這時,大家就要把濕抹布準備好,等著將熱騰騰、浸浴在一百度水蒸氣下的蒸碗車,從熱氣蒸騰的煮碗機器中請出來。
靜思精舍常住師父將碗盤用蒸氣機高溫殺菌。(攝影:林宜龍)
開煮碗機門時,其實也有些學問。必須在機器下方準備好一個容器,以承接門開時流出的滾燙熱水。這部分,德俱師父有其做事的哲學。「煮碗時,確定水開關有開就好,不要再另外加水,不然流出來的熱水就會太多。」過多的滾燙熱水不僅會讓承接變得困難,還可能造成燙傷,這一點不得不慎!
通常,熱水會伴隨著大量水蒸氣一起湧出,在門開的那一剎那,讓人有如置身於五里霧中。無論是要將蒸碗車拉出來,還是推進去,其中都有它的學問在。德俱師父說:「在弄這個的時候,一定要把腳頂住這裡......」德俱師父一邊說,一邊以身示教。
說明白一點,附有輪子的蒸碗車主要是為了方便移動,但它的結構和上面的碗架並不相同。是故,當蒸碗車要推進煮碗機時,需要先將有輪子的底座固定好,這樣碗架才能順著軌道移動。這時,保持碗架的平衡與穩定度非常重要,如果稍有不慎,碗架脫軌,層層堆疊的碗與盤就可能散落一地。到時,殘破不堪的場面,將令人不忍卒睹。
志工於午齋結束後,以分工的方式將碗盤洗滌乾淨,物歸回原位。(攝影:柏傳琦)
這一點,我有切身的經驗。一次,和淑照媽一起把滿載的碗架從煮碗機裡拉出來。眼見她已頂住底座,我也就有恃無恐地不那麼在意。誰知我手才一拉,說時遲,那時快,根本來不及反應,碗架就已脫軌。當時碗架一半卡在機器裡,一半卡在底座上,動彈不得。
當下,我們也動彈不得,因為如果放手,碗盤就會散落地面,後果不堪設想。那次,總共出現了八位師父來救場,有的幫忙頂住重重的碗架,有的則小心翼翼地把碗盤一層層地拉出來,這才化解了這場危機。
幸好那次沒有打破任何碗盤,也幸好當時碗還沒開始煮,否則,誰能頂住經過一百度熱氣蒸騰過後,那些極度燙熱的不鏽鋼結構體呢?
哎!這件事讓我再一次醒悟,前者的經驗一定有他們親身踏實走過來的歷程,是故在施教予我們時,一定要好好地聽話,否則最終陷入困境的,仍有可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