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親關懷,慈濟情深

0觀看次
A- A+

文.洪素養

上人時常提醒慈濟人,法親彼此要關懷,互相扶持,互相成為生命中的貴人。「老的要顧,少年的要『箍』」,上人的殷殷叮囑,慈濟人都謹記在心,互相關照。

2024年11月5日早上,臺中南屯一二、南區一二、烏日組隊與上人溫馨座談中分享「法親關懷」的落實。

◎法親互惜情

資深人文真善美志工施教岩,為人間美善留下許多彌足珍貴的畫面。(攝影/林昭雄)

資深攝影志工施教岩與太太宋鶯枝雖然年紀較長,但對組內的勤務總是認真配合,默默付出,為人間美善留下許多彌足珍貴的畫面。他曾說:「活到老,拍到老。」

今年八十二歲的施教岩,原任職於中華電信,具有電工專業,他與太太於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時,偶遇臺中戰車基地慈濟大愛村的臨時辦公處,因而投入組合屋「組裝開關箱」的任務,進而開啟兩人的慈濟因緣。

他們育有三個女兒,長年定居美國,當子女不在身邊照護時,幸好有慈濟法親互相關懷。

施教岩(左三)出院康復回家,劉錫昌(右一起)、周淑華及吳麗華(左起)、溫忠漢夫婦前來祝福關心。(攝影/藍芸芳)

今年七月,施教岩確診新冠肺炎後,體力驟降,經常暈眩,八月中又因身體不適緊急送至醫院急診治療。協力組長張惠美接獲訊息後,即刻邀文字志工周淑華一起到醫院關心。她們看見七十六歲的宋鶯枝,為了照顧老伴而身體不堪負荷,十分不捨。尤其急診室的環境嘈雜,無法好好休息,於是她們決定接下夜間看護的工作,讓宋鶯枝得以回家休息。

施炎教住院期間,法親關心不斷,直到女兒從美國返臺接父母至美國照顧,張惠美與周淑華兩人仍持續透過LINE追蹤施教岩的身體狀況。

施教岩身體恢復健康,一同參與11月6日的上人溫馨座談。(圖片來源/螢幕擷取畫面)

在愛的接力關懷下,施教岩恢復健康返家,精神奕奕地投入志工行列。當天面見上人時,他感恩地說:「非常感恩,因為有慈濟,有很好的照顧,所以身體恢復得很快。」

上人雖吊著點滴,仍欣慰地鼓勵:「身體健康真好,自己要照顧好。精進是很好,但是我們都有年紀了,自己也要照顧好,該休息就要休息,該參與就參與。」

◎暖心暖胃 如坐月子幸福

承擔協力組長七年的張惠美(前一),以身作則帶領組員耕福田,細心照顧大家,是公認的典範組長。(攝影/周淑華)

六十三歲獨居的蔡淑真,今年剛從臺中市政府退休。七月底與張惠美一同訪視時,遭後方來車追撞,造成右手肘粉碎性骨折,緊急送醫。張惠美雖然沒有受傷,卻驚嚇萬分,但她仍留在醫院陪伴蔡淑真,代替家屬辦理住院手續等事宜。

翌日,同組組員獲悉後,紛紛當不請之師輪流充當看護,晚上再請專業看護照顧。不論是住院期間,還是出院後的日常,蔡淑真都需要人陪伴。幸好有張惠美熱心帶動,許多法親送來補品、張羅三餐、營養補給、換藥等,展現出全組總動員的行動。

有一次,紀月娥得知張惠美作為法親後盾的事蹟,令人感動。由於兩人住得近,她主動到蔡淑真家協助打掃、洗衣服等生活瑣事。

蔡淑真(前)接收到滿滿的愛,發覺法親比家人更親,被照顧得如重回坐月子的幸福感,真是暖心又暖胃。(圖片來源/蔡淑真提供)

在法親的關懷與祝福下,蔡淑真漸漸康復。她接收到滿滿的愛,發覺法親比家人更親,被照顧得如重回坐月子的幸福感,既暖心又暖胃。她發願,往後更要認真做慈濟,以回報大家對她呵護備至的愛。

上人感動地說:「好!聽了很安心、很溫馨。合和互協是第一個重要。聽到你們彼此照顧,從晚上到天亮,大家都會排班,實在很不簡單。你們做到,真正的讚歎!感恩,這是典範。對的事情就是做,師父真的很感動。」

◎為法親裝扶手 接起慈濟情

林勇成藉由安美專案的法親關懷,再度牽起慈濟法親之情。(攝影/洪素養)

在慈濟的「安美專案」中,烏日區優先為年長或失能的法親安裝扶手。林勇成承擔和氣隊長後,一心想把久未出席的志工再愛回來,希望善用安美專案,牽起慈濟法親之情。

志工林振弘因身障行動不便,獨居且年紀大,每次出門時總要先跨出住家門檻,再移位到門外的另一張輪椅上,動作驚險萬分,讓林勇成相當不捨。於是,林勇成邀請他的好搭檔魏瑞鵬,一起為林振弘打造無障礙空間,讓他出入更加安全。

魏瑞鵬與林勇成是烏日區的安美專案兩人組。林勇成負責接案,魏瑞鵬負責施作,兩人合作無間。從事鋁門窗事業的魏瑞鵬,曾罹患淋巴癌,治癒後長年承擔環保站鐵鋁罐的處理工作外,已有十年沒有參與組隊活動。他向上人懺悔自己過去的懈怠,而今年在林勇成的邀約下,重新參與勤務。他說:「感恩有機會付出。」

資深志工魏瑞鵬闊別十年慈濟活動,期間只做環保鐵鋁罐的處理。溫馨座談當天,也向上人表白自己的懺悔心。(圖片來源/螢幕擷取畫面)

另一間扶手裝設,是在八十六歲的黃勝利與八十歲的蔡靜惠家中。兩位老菩薩精進助念、香積、福田等勤務,隨著年紀增長,身體日漸退化,家中的安全成了隱憂。林勇成為他們在樓梯、浴室及房間加設扶手,讓二位長者可以扶著走路與當作復健外,生活也多了自尊。

上人同感地開示:「總是有這樣的感覺,包括師父昨晚就開始吊點滴,現在還是吊著,這就是年紀大了。自己也是要很愛惜身體,大家都要很愛惜身體。要記得多加利用身體,可以互相勉勵祝福,可以幾個人共同作伴。在我們的臺中分支聯絡處就近的地方,我們就可以去度人,還有很多人等著我們去度,所以我們不要放棄時間,閒聊中就是說法,跟人家說現在慈濟做什麼?人人的家(道場)都有人文的畫面,還是手機帶著,人文也是在你的手中。所以我們到處都有法說,到處都有眾生可度,我們隨時拈來無不是法。」

(2024年11月6日中區溫馨座談)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