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寧明靜(花蓮)
佛言:「富貴學道難」,但在慈濟,富貴人家學道卻不難。每當世上發生重大災難,富有愛心的實業家們不但立即捐輸物資,還與大家一起在街頭手捧愛心箱勸募。這些捐獻讓人感動,身體力行更是令人震撼,而他們所帶來的啟發和推動,對於社會的影響也非常大。
◎在困境中綻放希望
二十五年來,胡光中(左)肩負重任,承擔土耳其慈濟負責人的職責,代替上人照顧這塊土地上的苦難。(圖片來源/土耳其聯絡點提供)
胡光中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實業家,同時也是虔誠的穆斯林。因為在聯合報「救援土耳其,臺灣在哪?」的一封投書,進而參加一九九九年慈濟在土耳其大地震後的援助行動而深受感動,於是成為慈濟志工。二十五年來,他肩負重任,承擔土耳其慈濟負責人的職責,代替上人照顧這塊土地上的苦難。
近十年來,為了讓逃到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孩子能讀書,胡光中不斷奔走,找孩子、找老師、找教室,不僅熬白了頭髮,操碎了心,甚至因為學生差點拿不到學歷證明,而一度焦慮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失聲無法講話長達兩個多月。這位大老闆每天花兩個多小時往返滿納海國際學校,比起僅需五分鐘就能到自己公司的時間還多,然而他卻甘之如飴,感到幸福而不覺得辛苦。
慈濟志工訪視因戰亂逃難到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了解中小學學生就學情形,造冊評估發放助學金事宜。胡光中填寫學生資料。(攝影/余自成)
在這條難行能行的菩薩道上,闖過無數難關的他,於九月八日下午與上人溫馨座談。除了各項會務報告外,胡光中特別向上人介紹滿納海學校菩薩招生的成果。全校共有三百多位志工,其中四十二位難民老師完成見習培訓,將於今年年底受證慈誠委員,另有兩位學子將受證慈青。
「他們都是穆斯林,卻因為愛,誓願成為慈濟人,可僅有二十三位可以來臺灣接受上人祝福。」有點哽咽的他說:「今天在線上心得分享的培訓委員都不能回來,因為他們拿不到土耳其身分。但每個人都愛上人、相信上人,想要跟上人見見面、說說話。」
土耳其南部地震救援,人文真善美志工哈里塔尼(左)與志工討論拍照記錄。(攝影/Musa Al Ahmed)
第一位分享的是來自敘利亞,今年二十四歲的哈里塔尼,即將成為慈青的他說:「如果沒有慈濟,沒有滿納海學校,我的處境可能會更加艱難,我會被迫去工廠打工而輟學。」如今,已是大學二年級生的他,是不久後將要出版的阿拉伯語《靜思語繪本》編輯。作為人文真善美志工,哈里塔尼於二〇二三年土敘大地震期間,親赴災區二十三天,用鏡頭記錄了無數苦難與愛的援助。「慈濟對我影響很大,讓我懂得奉獻的意義,以及志願服務和幫助他人的真正含意。」
哈里塔尼(右)表示,慈濟對他影響很大,讓他懂得奉獻的意義,以及志願服務和幫助他人的真正含意。(攝影/杜嘉儀)
已有九年志工服務經驗的三十二歲年輕老師分享,戰爭爆發後,他不得不孤身一人從敘利亞偷渡到土耳其。初期曾在建築工地打工,但幾天後就被解雇,也做過鐵廠工人,直到遇見慈濟而翻轉人生。他說:「我永遠不會忘記慈濟,這個名字將永銘在我的心中,而志工就是我的家人。」
他表示,自己有幸參加志工培訓,內心感動難以言表:「看到慈濟的歷史,聽到上人的教誨,我們為成為這個大家庭的一員而自豪,也感受到更大的責任與使命。隨著對慈濟慈善、醫療、教育及人文歷史的深入了解,我們學會了如何成為慈濟精神的最佳代表。感恩上人與慈濟志工傳播了知識和希望,重燃我們靈魂中的光芒。」
2022年7月29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捐贈兒童繪本予滿納海國際學校,哈克(左)以志工身分來學校,與學弟妹分享這份這麼棒的禮物。(圖片來源/土耳其慈濟志工提供)
另一位即將成為慈青的哈克,年僅十九歲,已有七年的志工服務經驗。他是胡光中和主麻教授在街上找到的孩子。那年他十一歲,成為最早一批進入滿納海學校就讀的難民孩童。
二〇二三年土敘大地震時,哈克主動要求前往災區承擔人文真善美志工,其中他拍攝的一張照片,被選為慈濟《月刊》第六七七期的封面。「我深深感激這個第二個家庭,始終如一的支持,幫助我度過難關。」已完成高中學業,並順利考上大學的他說:「慈濟將我的生活,從一個工廠工人轉變為一名有希望成為工程師、實現夢想,並過上更好生活的學生。」
◎讓師父看見希望
2023年7月28日,慈濟大學和臺灣師範大學組成華語學伴團,於土耳其滿納海國際學校進行國際交流。(攝影/Mohammed Nimr AlJamal)
「有慈濟人真好啊!」上人聆聽後欣慰地表示,讀書就是希望,受教育不僅要懷抱愛的心念,心裡還要有堅定的願力,未來也要用愛付出回饋於人間。
上人亦曾在八月十六日,與土耳其、美國及花蓮本會聯合國團隊視訊會議結束後的開示中,對滿納海辦學的成果深表感動:「滿納海、敘利亞、土耳其,每一次念到都感覺好親、好貼心,這個動作非表達不可(上人舉起右手貼在自己胸口)。我是好貼心,好感恩喔,這樣的用心,用愛在付出。」
滿納海學校因為有胡光中(左一)、周如意(左二)、余自成(右二)和主麻教授(右一)等人的會合,才能有今天的成果。(攝影/Mohammed Nimr AlJamal)
「我們現在總是已經把這樣的希望已經拉近了,未來的路就是穩穩的走,我們可以再疼惜更多更多的人,培養更多的人才。」上人讚歎並肯定,因為有胡光中、余自成、周如意、主麻教授及阿里前副省長等人的會合,才能有今天的成果。
「天下苦難偏多,哪裡有災難,慈濟人就到哪裡去,用心用愛關懷,感恩每一個地方都有人接力付出。慈濟走過五十八年,志工的年齡也不斷增長,看到年輕人的成長與承擔,不僅是推動地區的志業,更走入聯合國。分享慈濟的理念與推素,以真誠的愛,愛護生命,期待世間充滿祥和大愛。感恩年輕人的智慧和愛心,勇於承擔的願力,讓師父看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