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思修】從凌亂中看見法

0觀看次
A- A+

文.劉欣盈(懿紹)

證嚴上人開示:「付出造福就是在自我祝福,無論力量大小,起於行動,會合起來,就是為大眾、為社會祈安、祈福。」

7月24日凱米颱風過後,精舍一片凌亂,許多志工紛紛回來協助修剪草木。師父們清理了超過一個星期,經常冒著風雨,衣服都被雨水和汗水浸濕。

2024年7月24日,凱米颱風將靜思精舍吹得凌亂不堪。(攝影/釋德懋)

出坡時,我們要從糾纏的枝條中拉出大樹枝,撿起小樹枝,讓師父放入機器中攪碎。拉樹枝時,要從最上面的開始逐步向下,才不會那麼吃力。站在機器旁,耳邊充斥著機器操作的噪音,幾乎聽不到師父的聲音,只能依靠手勢和表情來判斷。看到樹葉很多時,要趕緊遞上樹枝,透過這個過程,鍛鍊自己的注意力、觀察力和判斷力,並提升手眼協調能力和手指靈活性。

當樹葉過多時,需要搭配樹枝共同攪碎,否則機器一卡住就需暫停,要將樹葉清理過後才能再繼續進行。待人處事也要掌握柔中帶剛的道理,過於柔軟會讓人失去鬥志,過於強硬則會引起反感。一如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無不因人、因地、因時而有了善巧與方便。

颱風過後的肉桂葉需迅速挑選,用於淨皂軒產品製作。(攝影/劉欣盈)

被颱風颳下的肉桂葉也需要加緊速度挑選,才能提供淨皂軒製作相關產品。第一道關卡,是分辨土肉桂和陰香,兩者雖然相似,價錢卻相差甚遠,容易混淆。師父表示,可以通過嗅、嚐葉子的味道來區分。

一開始,傻傻分不清的我,在處理這些散落的樹葉時,可說是毫無頭緒,速度很慢。師父建議我使用托盤進行大範圍的處理,不用猶豫,這樣速度會較快。果然,做事情要用對的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無明煩惱如同未處理的樹枝,唯有轉煩惱成菩提,化無用為有用,才能在困境中找到方向與使命。(攝影/釋德玟)

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物品的價值需要人來賦予,在智者的眼中,每一樣東西都有其存在的道理;我們的無明煩惱,如同那些縱橫交錯的大小樹枝,若不處理,它們就會變成廢棄物,毫無價值。唯有轉煩惱成菩提,化無用為有用,我們才能在困境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與使命。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