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在日常】回首「慈濟世界」溫馨小故事(二)

0觀看次
A- A+

文.釋德澡

◎老大師姊的無憂

籌募花蓮慈濟醫院建院基金義賣活動,陳美珠師姊(慈蓮,中)及其同修錢曉濤師兄(右)與蔡美蓮師姊合影。(1983/11/06;圖片來源/佛教慈濟基金會版權所有)

老大師姊陳美珠擁有八百多位會員,因此經常記不得每個人的面孔,甚至有人因而誤會她勢利眼。「我是某某某,妳怎麼忘記了?」這樣的話語不斷出現。

「碰到人時,我就先笑。」她想出了一個有智慧的辦法,並建議大家:「遇到我的時候,你們先介紹自己,我就叫得出名字了。」

有一次,連她的先生也開她玩笑:「師姊啊!妳會不會見到我,還問這位先生是誰啊!」

無憂無慮、輕安自在的人生真好。

◎要跟,就要跟好

即使在慈濟道路上面臨困難,我們仍緊緊跟隨上人,勇敢前行。(攝影/徐郁茜)

有人說:「感恩師父讓我們有機會做慈濟。」

上人回應:「感恩你們,辛苦了!」

「真累,但綴甲(台語;跟到)真歡喜。」

「我要去地獄,你們也跟著去嗎?」上人說:「要綴(跟),就要綴(跟)好。毋通(台語;不可以)說綴甲天堂就好,而到地獄門前,便說我在這裡等你。」

相信上人,緊緊跟隨就對了。

◎省思小故事

念佛的真正意義在於內心的覺悟與實踐,而不僅僅是口頭上的誦念。(攝影/周幸弘)

一位媽媽非常虔誠,每天都在唸「阿彌陀佛」。

「媽媽!媽媽!」一天,兒子有要事找她。

「什麼事啦!」媽媽不耐煩地說:「我在唸經,吵什麼!」

「媽,我叫您,您嫌我吵。那您聲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會嫌您吵嗎?」兒子的話一針見血。

念佛,不只是口中念誦,行經學佛,唯心而已。

(完稿日 2008年2月14日)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