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一方】無聲的教導

0觀看次
A- A+

文.靜明

初入洗碗行列,內心彷彿倒映著如山般的壓力與挑戰。(攝影/張立甲)

要加入洗碗行列時,我一個問題也沒問,匆匆披掛上陣,面臨著洗也洗不完的盤子,實在質疑自己的手腳真有那麼慢嗎?不然怎麼努力洗,盆子裡仍是盤子一堆,幾近沒有轉圜的餘地。

一次,終於把所有的鍋盤洗好後,我有點不解與洩氣。德需師父看著我,一樣不疾不徐地,夾帶著點安慰的口吻說:「今天有七十桌......」

「啊!」當下我的心情,有如四周充滿火星文似地,完全不知如何說話。「七......十......桌......」老天爺真是太看重我了,對我這個才上「戰場」幾天的生手,就賜上了七十桌的「大禮」,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運氣。

常住師父將一道道午餐菜餚以推車分送至齋堂。(攝影/黃筱哲)

原來,精舍平時用餐的桌數約在四十桌左右。初上戰場的我,連洗碗的全貌都還沒看清楚,就遇上了營隊。桌數幾近倍增下,叫我怎敵得過「千軍萬馬」的盤子呢?簡直像在戰鬥啊!果真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用餐桌數,是我開始洗碗後才懂得要去留意的問題。而初時沒多問的我,也理所當然地以為每個關卡都一定有人。例如最後一關的後面,會有一個人等著把洗好的碗盤接過去;待一定數量後,再整疊放到身後備好的推車上。倘若沒人的話,放不了幾個碗盤的邊臺,肯定會讓人陷入另一個動彈不得的陣地,而這份工作,大多由志工發心承擔。

常住師父們累積豐富的洗碗經驗,總能不疾不徐地過關斬將。(攝影/釋德澡)

一次,當我在盆子前站定,進入備戰狀態時,發現旁邊竟然沒有接盤的人!

「這下可怎麼辦?」我光洗盤子都快來不及了,沒人接盤子,我會不會又要被德慈師父關懷啊?

正當擔心著,這次站我前一關的一位師父,沒有任何猶豫,一句「那我跟妳換。」我即像個機器人似地快快移到第二關的位置。

「師父跟我換?」有那麼一點質疑的心情漫上我心。「師父完全沒有不高興的神情耶!」「也沒有要我自己去找個人來耶!」或是「妳怎麼不會呢?」師父替我解圍,一股感動與窩心感從心底升起。

師父的氣度如荷花般清新脫俗,散發出修行人的祥和之美。(攝影/鐘耀賢)

直到作業啟動,我驚見這位師父竟然不需要人家幫忙接盤子,這下可真令我好奇,而不斷地偷瞄師父的動作。

只見師父以右手洗過我遞的盤子後,左手接、翻,洗了背面,握上盤子的邊緣,借力使力地以極小的聲音與力道放到水槽邊臺上。等到成疊後還有餘力,便將它們放到推車上。

真是遊刃有餘啊!速度夠快,不會讓盤子受傷,也不會「聲」引德慈師父前來關懷,真是令我開了眼界。

那次的經歷,我終於明白,凡事沒有順理成章,不是凡事都會一直順順利利的。就如接盤子,也不是天天都會有人,只不過這次小小的插曲,讓我偷偷地學到,在沒人接盤子時,如何把最後一關的洗碗動線顧好。且不管師父是否因擔心我拖延時間而換位置,但師父當下修行人和善的氣度與小小的撇步(台語;好方法),我由衷記在心裡。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