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一方】群修生活的快與巧

0觀看次
A- A+

文.靜明

初來精舍生活時,有點不解為何凡事總是講求快!快!快!在那麼的「快!快!快!」之後,又要做什麼呢?

思考後漸漸明白,這是個群修的道場,任何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可能環環相扣,以至前面的沒走,後面的就不能動。一個人的動作不夠快,影響的可能就是一整個群體的作息。

用餐後大量待洗的盤子和餐具。(攝影/陳美玲)

就像洗碗這等事,就算前面的水盆作業準備好了,也要等收菜組收好菜後,才能將沾著油漬的鍋盤送到水槽邊,也才可以開始洗碗的作業。

碗沒洗完,就不能休息。在每個人的時間都同等有限之下,不快,除了會苦了自己,也會苦了別人,這可是有損道糧的。

所以,就是得快!

洗碗要快,可不是簡單的差事。精舍簡約家風下,講求食的禮儀與氣質。用簡潔瓷盤裝點出來的氣質,可就考驗著洗碗者的氣質。

精舍師父及志工洗碗筷杯盤的手從沒停過。(攝影/鄭瑞雨)

試想,初次臨危受命在公盤類最後一道清洗關的我,面臨快手快腳「飛奔而來的盤子」,加上最高長老──德慈師父之「要愛惜常住物」的叮嚀,可真是讓我應接不暇,卻又必須小心翼翼地,深怕弄傷了那些有氣質的盤子們。

平時要隨師、為文做記錄的德需師父,習慣性地會站我前面一關。這位平時走路不疾不徐,講話也不疾不徐,看來一整個不疾不徐的師父,洗起碗來,怎麼就那麼地「有疾有徐」?

每見師父在盤子上畫圈圈的速度,總讓我小巫見大巫地不敢怠慢,無論如何也要加快自己腳步,以防盤子們「攻占」我的盆子,而讓我動彈不得。

精舍師父及志工一起站在洗碗區域,齊心協力,共同完成洗碗工作。(攝影/釋德澡)

只是這位不疾不徐,彷佛能文能武的師父,真的是慈悲為懷,多少會留意我的速度,再盡可能地調整他的速度,把洗好後的鍋盤放到我的盆子裡。

再說說那些公筷們,可是會被頭就是頭、尾就是尾地撿得整整齊齊,再一把一把地來洗。前面一關的洗好了,若沒個注意就「咚」地放馬過來,那鐵定是頭不再是頭,尾也不再是尾,一整個天女散花了。

在洗碗動線很快的情況下,後面一關的人,可是沒時間一支一支地把它們撿回來,除非棄守眼前的盆子,讓盤子「攻城略地」。

要放那些公筷們過來時,德需師父會留意我是否能接上;不然,就握著它們不放,直到確定後才將手放開,好讓它們服服貼貼、整整齊齊地接受洗滌。

志工與會眾們專心致志地擦拭每一個盤子。(攝影/汪秋戀)

不知不覺,無聲無息,縱使我無暇顧它,但也感受到了那分用心的作為。

對於這樣的一分心意,我非常領受在心。也唯有盡其我所能的,用最快的速度和不會打破及不製造聲響的氣質,把碗洗好啊!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